合力扶贫攻坚 阔步奔向小康

23.11.2015  11:36

 当前,全市各条战线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推动新的发展理念在合肥落地生根。近期,本报记者约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结合合肥实际,解读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今起,本报开设专栏,陆续刊发这组系列报道。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全会认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程,合肥亦如此。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余方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当前我市正在制定《合肥市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行动计划》,联合多方力量,合力攻坚农村扶贫开发,阔步奔向小康社会。

  确保到2016年实现全市脱贫目标

  对于扶贫开发工作,我市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扶贫开发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肥市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行动计划》。目前,该计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拟报市委常委会研究。

  余方介绍,该计划提出我市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瞄准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的思路,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帮扶并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大力实施“百村万户”精准脱贫计划,深入推进“十大扶贫到户到人”“五大到村”“三无特困农户政府兜底”三大精准扶贫攻坚工程,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总结探索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根据这个计划,我市将在两年时间内减少贫困人口17.5万人以上,确保到2016年实现全市脱贫目标。

  两年重点攻坚,四年巩固提升

  如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余方告诉记者,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两年重点攻坚期”,时间为2015~2016年。

  

  计划减少贫困人口17.5万人以上,112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7万人,40个贫困村出列,肥西县实现整县脱贫;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10.5万人,72个贫困村出列,肥东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实现整县(市)脱贫。

  第二步是“四年巩固提升期”,时间为2017~2020年。为防止脱贫贫困人口反弹和返贫,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贫困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

  怎样才算脱贫?余方表示,该计划对脱贫进行明确了定义,一是贫困户脱贫,二是贫困村出列。

  贫困户脱贫是按照“一高两无”的标准执行,即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年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按照2010年2300元不变价进行现价核算),贫困户无危房、无子女辍学。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贫困户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政策落实,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贫困村出列是按照“一脱一达一超”的标准执行,即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数的6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通过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出列的贫困村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的支持力度。

 

责编: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