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绍荣:含山县三国文化遗址小考
编者按:作者司绍荣系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人,本篇《含山县三国文化遗址小考》在全“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审槁通过,华夏古代分分合合,无数次化江为界南北对峙,含山处长江北岸,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道上达巢湖下通长江的河流,古叫“濡须河”,吴魏在这里多次激战,是三国史上出动兵力总和最多的古战场。“草船借箭”,“生子者当如孙仲谋”,这些典故都发生在这里,根据众多史料记载“望梅止渴”遗址也发生在含山。这些有极高史学与军事研究价的古战场遗址,一直没受人们太多重视。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中华古史,源远流长,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华夏大地更是奇光异彩,别具一格,给后,人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与古战场文化遗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群山环绕,山峦矗立,故名“含山”。含山县三国时属历阳(今和县)。历阳与吴都建邺隔江相对,曹从合肥出军东征孙权,含山是必经之路,曾为天下战场,吴魏百战地。它地处长江北岸,地势险要,江淮要冲。旱路有群山之阻,水路有东关之险,独特地利,起到了维持三国格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极高的史学与军事研究价值,可这里一直没有受到太多人的重视,我是个民间三国文化爱好者,在含山县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对本县具有代表性两处三国文化遗址作了调查与实地考察。
一、东关濡须河三国古战场遗址
“濡须河”(现叫裕溪河)上通巢湖,下达长江,河流在含山县境内,经过著名的天险之关――东关。《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九载:“其重险,……(濡须山)在和州含山县西南东关口也。濡须水出关口,东流注于江。相传夏禹所凿。三国吴于北岸筑城,魏亦对岸置栅。……《通释》:东关亦曰东兴,其地高峻险狭,易于控御。天下有事,诚必争之地也”。《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十,《水经注·沔水》卷二十九,《舆地志》,《含山县志》,都有类似记载。《履园丛话》(清)钱泳说:“《方舆胜览》,《唐书·地理志》,《通鉴注》,《陈书》”,也有相似记载,图一:《直隶和州志》所载。众多史料证明濡须坞就在东关。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建安)十六年,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长达几十年吴魏攻防之战拉开序幕。甘宁百骑袭曹营 ,类似“草船借箭”,孙、曹第一次和约的签订,波澜壮阔,万箭齐发的大战等精彩历史都在此上演。
建安十三年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为了报仇雪耻,历经四年的水军训练,顷国之军,挥师南下,水路进攻直捣吴都建邺,孙权根据吕蒙建议在濡须河夹水建坞,设东关与西关(无为镜内),挡住曹操战船靠近江边设想,《三国志·武帝传》载:(建安)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十二月,军还谯”。“建安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三国志·吴书·吕蒙》载。“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1),这是“草船借箭”的来源。
曹操第一次濡须进攻失败,重整旗鼓,总结经验亲自上阵擂鼓,试图一鼓作气突破东西关两关防线。《三国志武帝传》载:(建安二十一年)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注魏书曰:王亲执金鼓以令进退(2))。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三国志·吴主传》载: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吕蒙传》载:“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
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三路大军,南方江陵,北方广陵,中路濡须进攻东吴。《三国志·吴书·朱恒传》载:“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馀”。
吴,魏立国后,拉锯战时有发生,吴国进攻魏国,濡须城为后方大本营,退守时成为防御堡垒。《三国志·诸葛恪传》载: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脩。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於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魏以吴军入其疆土,耻於受侮,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两坞,图坏堤遏。恪兴军四万,晨夜赴救。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
陈於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於水,更相蹈藉。乐安太守桓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故叛将韩综为魏前军督,亦斩之。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器山积,振旅而归。
后来众多文人墨客游览东关战场,创作出许多精彩异常的诗篇。唐诗人刘禹锡曾为和州刺史,来到东关看到了那里有“武帝词”,濡须坞遗迹还清晰可辨,在《历阳书事七十䪨》中赋诗云:“曹操祠犹在,濡须坞未平。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宋人龚相《过东关》诗云:“南北安危限两关,奔流一去几时还?凄凉千古干戈地,春水方生鸥自闲。(3)”南宋词人姜夔《满江红》云此:“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还有宋·贺铸《濡须坞》(4),宋·郭祥正《魏武帝庙》(5)等描写诗词。
根据史料记载东关曾经是魏之头,吴之喉,本人2017年8月实地考察了这天下闻名的古战场。看到滔滔濡须河水向东流,河两岸蜿蜒几十里的群山,在东关有合拢之势,山脚间只有 一里,山脉延伸相连,像一道天门,屹立于江北。建安十六年孙权在东关建“濡须坞”,相传城头“濡须坞”三个字,孙权所书。《三国志·吴书·朱恒传》载:“共据高城,南临大江(濡须河),北背山陵(白石山),以逸待劳”。此坞扎在山脉隆起高处(现为东关老街)。依山结水,“坞”沿河弯曲内凹,弧形,形似残月。
(无为县)濡须山处河南岸与(东关)白石山隔河相望。西与(巢湖市)七宝山对峙。图二:濡须山分脉小山,直径估计1.5里,此山是西关遗址,《三国志·吴书·朱然传》载:“曹公出濡须,(朱)然备大坞及三关屯”,含山东关为主关(大坞)。《三国志·吴书·朱恒传》载:“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 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州应该是此山,当时三月份春潮季节,此山三面临水。吴建兴元年十月诸葛恪重建东兴大堤,筑两城,在此山建“城”,《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载:“(魏·胡遵)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证明东西两关(坞、城)都建在高处或山上。
在离濡须坞最近只有四,五百米地方有一土墩,相传是曹操“点将台”,上面长宽各三百多米,高约二丈,东关小学原落户在此,此墩人工堆积而成,建学校和周边居民盖房时在此挖到许多碎陶片。站在此墩上面能清楚看到东西两关战况,应该是“观战台”,当年曹操亲自执鼓进退,战鼓所在地方。“点将台”北面的开阔平地,传说是“散马滩”,曹操放马地方,为了缩小水域,曹在东关上游五里外,向北方向挖了六、七里长河,至今还叫“曹河”。
据统计濡须之战是孙曹两大军事集团出动兵力总和最多的战场,然作战面积不足十平方公里,曹操亲自执鼓,两次同孙权面对面的交锋,为三国时期罕见之战例。濡须屡战标志着曹魏一直以吴国为主要对手,西蜀为次要危险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体现了吴国以防为主的战略国策。此保卫战胜利,扑灭了曹操扫平天下的设想,巩固了三国格局,意义非凡,此作战地点明确无疑,更可贵的遗址至今保留完好。
二、曹操行军“望梅止渴”遗址
据《世说新语•假谲》文曰:“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有趣的故事记载,造就了人人皆知的成语“望梅止渴”,它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人们对此事发生的地点知之甚少,根据史载核对与传说,此故事发生在安徽省含山县梅山区。《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载:梅山,(含山)县东南五里。山多梅树,俗传曹操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处也”。清代胡士钰《窦存》载:“望梅止渴:曹操行军至含山,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渴遂止。《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六,江南省三载:“梅山在含山曹操望梅止渴處”。《御定骈字类编》卷一百八十九载:“《明一统志》(卷十七),(梅山)在和州含山县东 南五里,唐天寳中改曰楼隐山,山多梅树,昔曹操行师至此,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军士渴遂止”。
据《含山县志》记载梅山原有有“止渴亭”,“文昌塔”(梅山塔),“梅山奄”(梅山寺)。清·康熙《含山志》卷五载:“梅山县东南五里,唐天宝中(742年)改曰楼隐山,相传曹图东吴,举兵临江,军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曰皆口酢,山上至今尚多梅树。《一统志》载王荆公(王安石)诗有:‘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6)’之句。明和州同知胡永成有《止渴亭记》,州人戴重有《梅山亭》,俱见《艺文》(7)”。卷十七载“止渴亭详见梅山,今废”(8)。“梅山奄在北二都梅山(9)”,“文昌塔,梅山有石峰峭立,为庸术谬东征孙权,凿,士民扼腕多年,至明万历乙卯((1675年)知县邹益,始虚采公论,力继成之,惜工未竟(10)”。后来清代建完工,此塔11层,高30多米,全为青色古砖砌成,塔顶门楣上书有“贯月参天”4个大字,可惜期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雄踞数百年含山标志的古塔毁于一旦。
明·和州同知·胡永成《梅山止渴亭记》:含有梅山,居人相传曹操督师侵吴,师行至是,渴。操曰,山有梅。师以无渴。故梅山今重焉。大柱史海山钱公巡含,观民间俗,得梅山故,语永成曰,望梅山而止渴者,古人应变之权也,因旧迹而立亭者,今人怀贤之义也。是山宜有亭有梅,亭名止渴,宜有记,汝为之,庶几胜概传焉。知州鲁承恩,重奉公命,永成辞弗获。爰思孟德之在当时,其功名心术无庸论者,独于立谈之顷,遂有以止数百万人之渴,顾可不谓之仁术耶,公之意岂独有取于孟德已乎。
亦思夫所属郡县之民,岂无行而渴,渴而疲者乎,四海之内之民,亦岂无行而渴,渴而疲者乎。是故登高吊古,感时兴思,公亦忧民如渴矣。是故所至而彰善,黜恶而兴利除害,官不敢渴于民,而民得免于渴者,伊谁之赐哉!昔苏子瞻赤壁之游,亦尝感慨于孟德之事矣。然其举酒属客,诵诗作赋,不过甘心于鱼虾麋鹿之为侣,蜉蝣生死之为哀,竟未及于民生休戚者,今犹脍炙人口。公一亭所寄深远,如是则古今贤者之襟怀,又必有能辨之者矣。夫梅得气之先,在高宗傅说,期靖殷邦,盐(美)[梅]和(羡)[羹]盐美和羡,乃“盐梅和羹”之误。《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雅》盐梅。”殷高宗令傅说作相之辞。盐味咸,梅味酸,为调味所需。比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后用来赞美宰相之辞。本志,“高宗傅说,期靖殷邦。”本此。,深致意焉。公以盛德高才,遭际明时,异日坐诸庙堂之上,广亭之意,显梅之功,以应我圣天子如渴之求,则奇勋茂绩,迈古而传后者,自又有太史书之。或曰,操师未尝至含山,疑传疑云。嘉靖十八年(1539年)夏月吉记(11)。
明·和州诗人戴重《梅山亭》:梅山者,曹操之图吴,举兵临江,军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皆口酢。山上至今尚有梅树,其西峰望含山县治。术者曰,“衙前鬼探头,清官也早休。”县吏或恶之,其峰,未夷,辄罢去。后吏至,创己事,营石塔以益之,亦得罢。夫君子起身而为吏,贪廉自我,黜陟自君者也。己则不廉而黜是惧,虽移祻于山不可得也。己则廉而陟是求,虽祷福于山亦不可得也。南山何知,一之,一崇之,不亦劳乎(12)。
梅山寺位于梅山脚下约2公里处,原名梅山庵,坐北朝南,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寮房、斋堂等,计有40余间。离梅山寺不远(梅山)乌龟坡南侧一处石崖,壁面平整光洁,壁上凿有“诗人安福书遨游梅山亭走笔示僧子/梅山亭上黄梅熟/僧子出山报县官/莫遣玄都成寂寞/刘郎去后一般看/明朝嘉靖乙亥年仲春谷旦”(见图三),还有梅山石壁上刻有“曹操行师至此望梅止渴”,下面有王安石刻字样。(见图四)
许多寻找“望梅止渴”历史遗迹人来到梅山,并留下诗篇。明代诗人戴重:“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13)”。清康熙赵灿(含山县志主修)《怀梅山古迹》诗云:“人望影婆娑,扶筇叹未过。睛云穿斗汉,萧寺结烟萝,色泛金尊满,分光绿野多。当年消渴处,到此渴消么(14)”。州太守扬继芳《梅山》“鸟啼带雨㲹烟树,云是曹阿瞒止渴处。白草黄梅成古今,青山碧水自朝暮(15)”,清·知府·许畅《登楼望梅山》“此地曾经魏武过,雄风仿佛寄层峦(16)”。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枯水季节。濡须水路东征孙权失败,一年后秋潮季节又选择旱路进攻,目标历阳,《三国志·武帝传》载:“(建安十九年)秋七月,(曹)公佂孙权……(十月)公自合肥还”,初秋七月有时似盛夏一样炎热,北方人又不适用南方夏日闷热的气候,在没有人工池塘与水库时代,既使江淮水乡,山区几十里路没有水源都很正常,几十万大军行军想有充足的水喝,不是易事,将士们口渴难熬是理所当然之事,梅子生长在多雨的南方,北方人很少吃到,七月是梅子成熟季节,曹用梅子激励士兵,加快行军速度是顺理成章的事。从七月出征,十月才从合肥回北方,在含山境内及周边住了三个月,环峰镇周围是曹后勤保障的大本营,因有四面环山的天然屏障。现有遗址多处。“还官塘”相传曹误杀了挖塘官,后查明让此官的儿子顶替原官位,故名“还官塘”,传说那里后建了“还官庙”。存粮地方现叫存粮村、军营住扎地方现叫军营村,还有曹操运粮的拨米沟、运粮河。此次出征可能没有交战,《吴书》没有记载。后来曹休沿着这条路取得了有限的战果。《三国志·魏书·曹休传》载:“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三国志·魏书·曹仁传》载·“(魏黄初三年,曹仁)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都是沿着这条古道出军。
总结: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告别那战鼓擂鸣,喊杀震天历史,留下宝贵的古战场文化遗址。曹操四越巢湖(17),诸葛亮五伐中原,《八阵图》让强大的对手闻风丧胆,曹操略显不及,诸葛孔明军事才能在那个吋代首屈可指,在千年历史舞台中,他的英明皓月当空,古往今来,无人能比。三国智慧启发人生,三国英雄如雷贯耳,故事家喻户晓,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国文化遗址遍天下,悠悠干年历史,无数风雨洗礼,沧海桑田,留给后人许多难解之谜,值得我们不懈的探索。含山县三国文化遗址期待验证。还有更多历史遗迹等待发掘。说不完的烽火连连故事,写不尽的风云多变历史,希望更多三国文化爱好者搜集相关遗址与传说,各抒己见, 让讨论与研究延伸至社会。
注译
(1)【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传》,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无为志》艺文卷三十
(4))(5)(11)至(16)《含山志》清康熙卷二十四,艺文,《黄山书社》2008年12月
(6)王安石: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经住过含山,留下千古绝篇《褒禅山记》。
(7)《含山志》清康熙卷五,山川,《黄山书社》2008年12月
(8)(9)(10)《含山志》清康熙卷十七,古迹,《黄山书社》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