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建设安徽特色五大体系

05.02.2016  12:08
为“十三五”开局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安徽法制报]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次日,全省公安、法院和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即密集召开,迅速贯彻中央及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重要精神,精准研判,科学部署,破解难题,服务发展,列出时间表,谋划路径图——

司法行政:建设安徽特色五大体系

本报讯 创新永无止境,发展再抒新篇。 2月2日,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厅(局)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司法行政工作,客观研判当前形势,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目标,重点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融入中心、有效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其中,律师办案63万件、公证员办理公证170万件、司法鉴定31万件、法律援助30万件、化解矛盾纠纷280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9%、 2%、 148%、 230%、 229%。

2015年,革故鼎新、破立并举,全面提升了司法行政整体工作水平。新增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2个专项小组,监狱系统实现连续11年“四无”目标,戒毒系统实现连续8年“六无”,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保持在0.11%以下,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200个,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基本建成。

2016年迎来“十三五”开局。立足当前形势和工作实际,我省司法行政工作定下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安徽现代司法行政体系,到2020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总体位居全国前列,服务类指标力争中部地区领先,管理类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据了解,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安徽现代司法行政体系内容丰富,涵盖安徽特色现代教育矫治体系、法治宣传体系、法律服务体系、司法保障体系和队伍体系五大板块。具体内容是:到2020年,监所安全稳定位居全国先进水平,教育矫治工作体系、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漏管,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置帮教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人员衔接率达到100%;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创建达标80%以上,全系统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执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机制健全、高效运行,执业律师达到人口总数的0.15‰,公证员人数达450人以上,法律援助人均办案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矛盾纠纷调解率保持在95%以上;鉴定机构省级以上资质认证认可达到85%以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平稳顺利,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基地、实训基地、拓展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全面提高,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记者周莹莹)

稿件来源:2016年2月3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