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厅长贫困村头摆“法律服务宴”[法制日报]

27.09.2016  15:04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通讯员  彭继友

听说你家准备搞养殖,是不是可以养羊?

养羊不行,年纪大了,没有力气给羊弄草料。

这不是农技人员在指导农民如何致富,而是安徽省司法厅厅长在与一位农民商讨如何脱贫。

司法厅长研究脱贫,这是为什么?

原来,根据中央和安徽省委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安徽省司法厅定点包村包户扶贫砀山县良梨村。这是安徽省司法厅厅长洪禹候在良梨村与结对帮扶贫困户郭思联热烈讨论走那条脱贫路,更适合老郭家的情况。

今年9月,安徽省司法厅出台良梨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从干部、资金、技术、法律、医疗等十个方面入手提高对该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实效。方案甫一出台,9月22日,洪禹候带着司法厅法律服务相关部门驱车近400公里,会同砀山县法律服务人员,来到砀山县良梨村,在村部广场摆上咨询台,为村民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活动,还组织省监狱系统医疗专家为群众开展免费检查身体、健康普查和义诊服务。

良梨村位于偏远的宿州市砀山县,是安徽省司法厅定点包村包户扶贫单位,由11个自然村组成,人口近10万,人均土地不足1亩地,且因是黄河故道淤积沙地,基本上只能种植梨树,人均收入不足2730元,扶贫任务艰巨。如何按时完成精准扶贫任务,安徽省司法厅决心整合系统资源,举全系统之力,在前期常规扶贫方式基础上,创新扶贫方式,做实扶贫举措,走出一条司法行政机关精准扶贫之路。

9月下旬的皖北大地秋高气爽,伴着收获的喜悦,良梨村四处飘散着金梨的清香。

郭老兄,我和你家结成了对子,一定要帮你们走出贫困。”洪禹候来到村民郭思联家,随手拉过一张木凳子,坐在郭思联和王秋梅老两口之间,一边唠起家常,一边商讨着脱贫的办法。

根据郭思联家的实际情况,他家的脱贫方向定在了养殖业。

是养鸡还是养羊,以及养多大规模、成本和风险如何,洪禹候与老郭一家、村干部、司法行政机关驻村干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最后定格在搞小型家庭养殖的路子上。

与洪禹候一样,一道来的安徽省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警官学院和厅办公室、财务装备处、公证管理处、省律师协会的负责同志,也到良梨村各自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开展扶贫帮扶工作。

系统内处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是安徽省司法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列在扶贫十个方面之首。按照“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原则,良梨村168户贫困户帮扶任务都有了责任主体,2016年脱贫69户、2017年脱贫99户,并按照“一户一法”要求制定帮扶计划,签订帮扶协议,填写明白手册和包户手册,做到“一人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个帮扶项目、一套帮扶措施、一名帮扶责任人”。

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特色开展法律帮扶。”洪禹候说,今年年底前要帮助良梨村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室,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帮助良梨村聘任一名志愿法律顾问,法律顾问至少每月定期到村值班一次。各部门要发挥熟悉法律专业知识、掌握法律服务资源的优势,积极主动为贫困村和困难群众提供律师公证、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民间纠纷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制广场积极宣传法制工作的方针、政策。

走出郭思联家,看到老郭家门口堆着梨,指着墙上印有老郭儿子、儿媳名字的喜字,洪禹候一语双关地对老郭说:“你儿子和媳妇名字里各有一个‘明’,今年会有好收成,以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光明。

稿件来源:2016年9月27日法制日报一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