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协发布《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征求意见稿)》
中注协近日发布《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中注协加快提升行业服务金融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中注协负责人介绍,征求意见稿,包括商业银行概述、审计计划、风险识别、内部控制测试、业务流程审计、审计报告等内容,旨在对商业银行审计业务的全过程提供指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遵循了现有审计准则体系框架。作为一项特定行业的审计指引,征求意见稿遵循了现有审计准则体系框架,以确保指引内容的理论准确性、逻辑合理性以及内容完整性。
二是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征求意见稿以了解、识别、评估和应对商业银行重大错报风险为主线,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贯穿于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征求意见稿介绍了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分析了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复杂估值模型、金融创新、监管规避动机等商业银行较具特色的风险领域,阐述了如何有针对性地了解、识别和评估商业银行的错报风险。特别是在信贷业务、资金业务、现金及柜台业务、中间业务等业务流程审计部分,详细阐述了各类业务的具体风险和常见错报,以及应对错报风险的常用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三是体现了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进行整合审计的要求。由于商业银行审计对内部控制测试依赖高,征求意见稿以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进行为前提,指导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对控制设计及运行有效性的测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同时实现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四是回应了商业银行审计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出现了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理财产品规模快速增长等热点问题,为帮助注册会计师积极应对,征求意见稿结合审计准则和实践经验,针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适当分析。
五是运用举例方式增强指引的实务操作性。比如,在“舞弊风险的评估”部分,征求意见稿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论述了舞弊风险评估的程序,并运用实务中常用的“舞弊三角风险分析法”,针对舞弊的动机或压力、实施舞弊的机会和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能力三个方面,列举了银行的实际风险因素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