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进行时】安徽:多极支撑,构筑协调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举措之一。下好“一盘棋”,协调发展,全省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今年以来,我省着力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板块联动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推动区域板块协同联动发展,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前三季度,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快于全省水平,南北差距持续缩小。今年以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批,与全创改、合芜蚌自主创新、国家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政策叠加,全省皖江、皖北、皖南、皖西、合肥都市圈五大区域板块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在协调发展专项行动引领下,我省加快实施“一圈一带三区”建设工程。皖江示范区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示范区展期规划稳步实施,江北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管理体制调整优化,产业转型、效益提升、创新发展等多方面呈现积极变化,新兴产业快速壮大,承接外商直接投资速度加快。今年,示范区全面推进对外合作园区建设,中德(合肥)智慧产业园、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成效明显,马瑞利车灯扩建、FKS铸造机器人等项目签约落户。
省发改委地区处负责人介绍,今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水平推进,《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全域旅游创建全面展开,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数量增速双创新高。皖西革命老区编制出台特色农业等6项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水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全省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铜陵市纳入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濉溪县纳入国家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省发改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城镇综合吸引力和承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地挂钩”和“人钱挂钩”机制落实。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我省大力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工程,突出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高县域开发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县域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势头良好。1月至10月,39个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水平。
突出沿边开发合作共建,加强与沪苏浙等高对接
今年以来,我省加强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突出沿边开发、合作共建,打造产业合作新平台,苏滁现代产业园招大引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入世界500强、全球第三大TFT-LCD制造公司台湾明基友达集团。郎溪、广德、溧阳制定了2017年苏皖合作示范区工作计划和合作事项,《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进入完善报批阶段。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与萧县以PPP模式共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萧县获评全国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县。 1月至10月,沪苏浙在皖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69个,实际到位资金4228亿元,占全省比重46.2%。
我省充分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的区域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全省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与沪苏浙等高对接,东向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我省全面深化与沪苏浙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共建、信用体系、交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合作对接,努力实现与沪苏浙的一体化发展。 ”省合作办长三角合作处相关人士表示。 一年来,我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硕果累累,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省际“瓶颈”取得新突破。在铁路方面,国家正在组织开展北沿江高铁沿江通道规划方案论证;镇宣铁路可研报告初稿已编制完成;我省正在配合江苏省,积极争取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宁淮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商合杭高铁征地拆迁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方面,徐州至明光高速全线贯通;宿扬高速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年内全线通车。航运方面,淮河干流航道(蚌埠闸至红山头段)整治工程工可已获批;新汴河航道宿州段整治工程已获立项批复。能源方面,推进苏皖天然气管线互联互通,江苏金湖至安徽天长、冀宁联络线皖苏界至宿州天然气管线项目建设完成。
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
“合肥经济圈上升为合肥都市圈,带动作用不断上升。在促进产业合作互动发展方面,初步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道为轴线的放射状城镇体系和产业基地。工业方面,谋划合肥都市圈跨区域重大项目达146个,计划总投资7333亿元。积极推进合肥都市圈内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化配套协作,继续推进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合肥市合肥都市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商贸方面,合肥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安徽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已通关运行。
在安徽整体加入长三角地区后,去年6月,国家批准皖江8市进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都市圈与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一起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同年,合肥都市圈扩容,增加芜湖市、马鞍山市。都市圈以全省40.6%的国土面积和43.2%的人口,创造了59%的地区生产总值。 在协调发展专项行动引领下,合肥都市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建成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合肥、芜湖联手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协同创新。合肥高新区与霍邱县共建园区,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引导高新产业企业在圈内流转。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升级合肥联通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等地的快速公路网,依托合(肥)宁(南京)、合(肥)福(州)等多条铁路构建都市圈铁路骨架,加快建设都市圈各市县通往新桥国际机场的快速连接线,实现圈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1小时通勤圈”。
原标题:多极支撑,构筑协调新格局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郑莉 编辑:毛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