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盘活存量,扩大体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联网++”保障民生同享发展红利、转型升级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面对经济下行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压力,近年来,马鞍山不断推进实现跨江发展战略,2016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69.9亿元,增长8.4%,城镇和农村两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8926元和8576元,增长7%和9.2%,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仍保持平稳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用好增量 盘活存量:集聚战新产业打造城市增长极 2015年,全球最大的专业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厂商茂迪集团落户马鞍山市经开区,不仅给这个老牌钢城带来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新机遇,也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马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总部设在台南的茂迪集团,是马鞍山市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盘活原天成纺织厂闲置厂房而引进的新能源项目。2015年12月1日,茂迪在马鞍山的一期太阳能组件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到今年3月1日,该集团仅用了数月时间,便正式投产,据测算,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4亿元,税收将超3000万元。 此外,继一期投产后,茂迪二期电池片项目也已于今年9月1日投产,预计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不少于80亿元人民币,马鞍山经开区也将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茂迪,旨在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最终达到“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雁阵效应,使其成为市经开区“调转促”过程中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了解,市经开区为推进茂迪项目厂房改造工程,园区管委会特地成立了工作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厂房改造仅用26天时间,提前三个月改造完成。 引进茂迪,盘活闲置厂房,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最终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在马鞍山,像经开区这样通过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实现优势资源对接的项目还有很多。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市23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35.91亿元,增长22.3%,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产值共计529.26亿元,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73亿元,同比增长7.6%。 工业主导 产城一体:打造轨道交通产业中国标准 作为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马鞍山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历来被视为安徽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龙头,当地政府也正以新能源有轨电车为突破口,力图打造轨道交通完整产业链,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马钢提供轴坯和车轮,马钢轨道交通公司生产轮轴并负责组装,这是马鞍山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据了解,由马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已经达到多项国际标准,目前,公司共有两条轮对/轮轴生产线,其中2013年9月投产的1#线,现已具备年产25000套火车轮轴的生产能力,2#线目前正处于建设中,该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来为3000套动车轮轴和5500套客车轮轴,并具备城轨地铁轮轴生产能力。2016年4月,年产4万根高品质车轴生产线项目开工,可实现年产高速车轴0.4万根、城轨、地铁车轴0.6万根,客货车车轴3万根。 随着从轴坯到车轴、车轮,再到轮对的全产业链环节的完善,马鞍山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将为马鞍山新的产业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钢城一体”的顺利推进与常态化沟通机制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介绍,2016年,马钢矿业公司成功申请直供电33亿度,预计全年可节约电费1.16亿元,马钢轨道交通公司也成功省报轮轴工程实验室,企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彰显了马鞍山为实现“产城一体”,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增长极所做的努力。 城乡一体 创新治理:村民大管家打造智慧郑蒲港 “促进农民居住、生活、就业、保障逐步与市区接轨,就地享受城市化均等服务,让农民不出门就能把事情办完办好。”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寅生谈及该区创新社会管理上取得的成绩时表示,郑蒲港新区坚持以新城开发带动农村发展,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基本做到村民有需必解,有求必应,打造了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样板。 在郑蒲港新区姥桥镇村民大管家指挥中心,数位“大管家”们正在房间里忙碌,据了解,这里可受理包括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民生服务等五大类90余个方面诉求,村民只需通过电话、微信、网格就可进行求助,指挥中心24小时随时有值班人员在岗在线。 王寅生介绍,通过村民大管家,不仅到白桥镇走访批次和人次均大幅度下降,而且为村民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此前需要月余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三五天即办好,“可以说,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村民大管家指挥中心及应用平台建立在该区实施的社会治理“十项工程”基础之上的,是以“一线、一网、一微信、一平台”为载体,同时融合“天网”视屏监控系统、“地网”巡更系统以及三级政务审批平台的新型社会公共服务提供平台,它的出现,实现了互联网++政务、联勤、服务、党建、参与的独特功能,既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更便捷的载体与平台,也为马鞍山实现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路径。(记者 陈欣然)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