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解读
近日,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皖政[2015]6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 问:简要介绍一下我国以及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
答:2013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增加值3563亿元,同比增长10.82%,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到0.6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但增速较快、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始终坚持"品牌引领,融合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体育产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32.8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63.15亿元,年均增速50.5%。以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园为重点,重点推进我省四大功能区建设。目前,以皖南体育旅游和体育品牌赛事活动、皖江城市带健身器材研发生产、合肥经济圈健身培训及赛事活动、皖北健身气功为标志的四大功能区主体项目初步形成。
二、问: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请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意义及出台背景?
答: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体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毫无疑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发46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文件。
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2014年初,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各方面专家学者就"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目标的意见建议,而"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提议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并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2014年4月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要求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牵头起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意见。同年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工作。在这个大背景下,文件从起草到最后正式颁布历时不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国发46号文件文件的出台非常及时。
三、问: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量化目标,这些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答:《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具有安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力争建设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一批特色鲜明的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确保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3000万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省。
关于体育产业总规模的目标设计,国发46号文件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2013年我省体育产业总值为163.15亿元,较上年增长41.74%,占全国总量(10900亿)的1.495%,较上年提升了0.28个百分点。我们参照国家做法,以2013年为测算基础年份,到2025年按占总量比重4%以上计算,我省总量应为2000亿元以上。我省体育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增长期,只要保持年均增长率达到26%以上,就完全可以实现2000亿元的目标。
关于经常参加锻炼人数的目标设计,国发46号文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占全国人口13.6亿的37%(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按照我省常住总人口为6029.8万(安徽省统计局2013年数据)的50%测算,我省经常参加锻炼人数应在2025年达到3000万人以上。关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参照国发46号文规定,2025年必须达到2平方米。
关于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目标设计上,在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依托皖南示范区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较为完备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紧扣《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已于2014年底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了在皖南示范区内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的申报材料,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的肯定与重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在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省体育局于去年出台了《安徽省体育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在企业自主申报、各市体育行政部门组织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共评出了绩溪徽杭古道体育产业园等六个各具特色的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也欢迎大家到这几个基地多走走看看。
四、问:我省实施意见有哪些亮点?
答:《实施意见》的制定紧紧围绕三个目标:一是确保国家和我省各项相关优惠政策落地,二是要突出我省体育产业特色,三是要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在促进体育消费方式上有两方面突破。首先,《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安排一定资金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譬如对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发放体育消费券(消费券可按一定比例划分为体育运动消费、体育培训消费和体育用品消费),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决定发放消费券的对象、总额和每张券的额度。
其次,《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健康宣传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探索健康关口前移。我们将联合省直有关厅局到兄弟省市学习调研,在南、北、中各选一个点,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试点工作,通过对特定人群发放体育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取得经验后再评估是否全面推行。
二是以贯彻落实国发46号文件和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为契机,确保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依法享受免除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健身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并从推进体育场馆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和搭建全省体育健身网络服务平台等方面,保证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对外开放。
三是《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进入同级政府的规划委员会,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必须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四同步",即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促进全省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
四是督办落实工作有保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要求建立发展改革、体育、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并及时将重大事项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五、问:能否详细介绍我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答:一方面抓好《实施意见》的学习宣传工作,普及健身观念、宣传健身效果,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另一方面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出台政策规划很重要,但落实到位更重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这一议题,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抓产业,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
具体来说,《实施意见》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措施: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体育类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活动审批;科学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强化我省体育产业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
在拓展发展空间、丰富市场供给方面。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培育我省品牌赛事和品牌产品(服务);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坚持"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促进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影视动漫、体育会展、体育传媒、体育产品的文化创意与研发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依托旅游资源加快汽车赛场及汽车露营营地建设;初步建成我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构建覆盖全省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不断推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探索职业体育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我省竞技体育水平;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推动体教结合,提升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质水平。
在完善保障措施方面。切实用足用好体育产业扶持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引导基金;落实土地规划、税费价格等各项优惠支持政策,重视体育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智库,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品牌引领"战略,推动实施体育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宣传引导方面。省级主流电视、广播、网络和平面媒体开辟体育专栏,普及体育健身知识;成立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点加强体育产品及地方服务标准制订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保工作,建立体育经营场所和体育赛事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 问:《实施意见》的措施非常具体,请问如何将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答: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关键就是要吃透文件精神,把握好"五个发力",即: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发力,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发力,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发力,在促进体育消费上发力以及在发挥政府作用上发力。
下一步, 省政府将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督促省直相关单位和各市人民政府提出贯彻措施,并定期对贯彻情况进行督查。及时解决落实过程出现的问题,推动《实施意见》贯彻落实。
全省体育系统将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普及健身知识,更新体育消费观念,细化体育系统内部任务分工,通过召开全省体育产业会议、体育大讲堂等方式,布置全省体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
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省直相关单位和各级人民政府将体育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发展改革、体育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不断挖掘和充分激发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经济价值,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体育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希望大家今后多多参加体育锻炼,主动践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