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突破”引领皖北工业化提速
“华为已经有64个机柜达产,其中32个机柜为宿州市的‘政务云’服务。 ”11月26日,宿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颛孙宗亮介绍,当前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并且完成了城管局数字城管、民政局智慧社区等业务,宿州智慧办公系统已经启动。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阜阳、亳州、宿州3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立足资源和市场优势,一方面组团式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深加工型产业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鞋帽、新型建材、家居用品制造等产业不断壮大;另一方面,积极瞄准产业升级趋势,围绕全省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配套,主动承接,融入全省的产业链布局,在云计算、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提升了工业化水平。
阜阳市围绕劳动力就地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资源就近转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思路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围绕烟酒、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做好改造提升文章;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朝阳产业,达到了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的目的。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199.4亿元,增长16.4%,增速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
亳州市着力强化项目建设、推进全民创业、提升发展活力。今年签约的27个合同项目,已开工建设26个,投资规模34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8.4亿元,开工率96%,居全省第3位。在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投资167.4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居全省第2位。现代中药产业、白酒产业等主导产业被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宿州市在改造提升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鞋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力求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有所作为,努力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投资339.75亿元,同比增长19.76%,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4.4∶48.1∶27.5调整为23.7∶48.3∶28.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安徽日报采访组)
【短评】
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阜阳、亳州、宿州三市结合本地实际,通过积极谋划项目,壮大特色和优势产业,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优化升级的积极态势。
抓项目建设、求产业突破,三市做法的启示在于:首先要“自信”,三市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产业规模不大,但资源较丰富,后发优势明显;其次要“自知”,三市在谋划产业项目时,都注重扬长避短,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和引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再次要“自强”,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和骨干企业辐射,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培植一批新的增长点;最后还要“自新”,志存高远,不仅仅看到自身的资源优势,更要看到产业升级大趋势,从全省主导产业中寻求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机会,瞄准国内外产业升级趋势,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主动吸引高新项目落户,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敢做、善做“无中生有”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