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梅耐雪《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9日县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大会通过)
县人民政府县长 梅耐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十五届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届县人民政府及2016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推进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跨过百亿台阶,顺利晋级“十亿财政”。 工业加速转型。 规上企业和纳税超百万元企业分别净增61家、15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21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产品67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11家。梅城、源潭分获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和示范镇。 农业提质增效。 发展农特产业基地42.6万亩。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畜禽示范场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各1个,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产业化联合体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7家、家庭农场605家。 旅游加快发展。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中期评估,主景区对全县人民免费开放。度假区获批省级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薛家岗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新增4A级旅游景区4家、省级最佳(优秀)旅游乡镇8个、星级农家乐127户。 三产活跃繁荣。 新增个体工商户1.21万户、私营企业5243家。建成乡镇商贸中心9个、村级直营店240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连续三年翻番增长。
这五年,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重大项目强力推进。 完成318国道和253 、209省道升级改造,望东高速长江大桥北岸连接线及潜山(南)出口建成通车,下浒山水库动工建设,成功争取岳武高速东延线途经我县并设两个出口、合安九高铁在潜设站。 园区平台不断夯实。 县开发区建成主次干道24.7公里,新增入区企业92家,获批全省投资放心开发区。源潭经济开发区跻身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重点乡镇工业园区面积达7.4平方公里,新增入区企业84家。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引进奥力欣、永大文体、甬安雨具等亿元以上项目109个,境外资金2218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4.1亿美元,年均增长20.4%。 要素保障持续加强。 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11年末的2.2倍和1.9倍。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2268亩,处置批而未供、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4387亩。110千伏长宁变等建成运行。成功打造全市首个“全光网县城”。累计助企招工1.52万人。
这五年,城乡建设统筹发展。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8.1平方公里,25公里县城大外环、88公里“五纵七横”城区路网初具雏形。新建城市广场7个、城市河道景观带15公里。城区载客三轮车全面取缔,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成运行。 镇村建设亮点纷呈。 源潭、黄铺跻身全国重点镇,分别获批国家建制镇示范和发展改革试点镇。水吼、天柱山镇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建成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和191个示范点,黄龛村、官庄村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 生态创建深入推进。 建成省级森林城镇和村庄52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3%。铺设污水管网6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 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基础配套更趋完善。 完成300余公里县乡道路升级、96座农村危桥加固改造和15个铁路道口“平改立”。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6座,治理河道堤防18.8公里,新建潜水河拦河堰2座,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和水源工程116处。农田水利建设获省“江淮杯”金杯奖4次、银杯奖1次。
这五年,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依法治县进程加快。 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512件、政协提案545件。建立县、乡两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61件,“六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招标采购资金节约率达12.2%, “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0%。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滚动实施56项民生工程和38件实事工程。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2.23亿元,农村五保、城乡低保、贫困残疾人保障标准持续提高,“八 老”人员享受生活补助。建成乡镇和村级敬老院31所、床位3570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820户,新建公租房2568套。“金保工程”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10元。 脱贫攻坚有力推进。 大力实施“1205”工程,减少贫困人口6.9万人。派驻扶贫工作队173个,完成整村推进项目707个,建成贫困村光伏电站32个、贫困户光伏电站2036个,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248万元。全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新建潜山二中、实验幼儿园,改扩建乡镇公办幼儿园58所,完成水吼、官庄职中撤并,获评省教育强县。建成省级农民文化乐园16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9所、村卫生室27个,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行,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通过复审。计生家庭奖励政策全面落实,适度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城乡覆盖。殡葬改革全面推行。《天柱山文艺》创刊,《潜山年鉴(2010-2012)》出版发行。治安防控网络和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保密、档案、砂石、消防、邮政、烟草、盐务、气象、老龄、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县上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成功应对暴雨灾害,实现了“十三五”大投入、大建设、大转型、大团结的良好开局。
(一)县域经济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4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增长18%。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新增规上企业18家,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10%。工业用电量增长10.5%,稳居全市县级第二位。“十强、二十佳”企业税收增长9.2%,卫康制药入选2016“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全国十强榜单。源潭省级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牌运营。 品牌农业态势良好。 “天柱剑毫”茶叶、“跨越”瓜蒌籽分别获评中国茶叶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林二姐”蛋制品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好品牌,雪湖贡藕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柱山瓜蒌籽、槎水香茗茶叶批量出口。 全域旅游强力推进。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启动,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最美乡村在潜山”系列活动、天柱山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成功举办,“铸美靓牌”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3A级以上景区、五星农家乐各3家。我县荣获全省旅游强县。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新增限上企业9家。新建农村电商服务站和体验店174个、物流快递服务站点310个,电子商务交易额首次突破1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二手房成交面积均增长14%。
(二)基础建设如火如荼。 交通建设全面铺开。 完成105国道野寨至天柱山大门段“白改黑”、253省道梅城至源潭段拓改和兜儿寺大桥、利民大桥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扎实推进,高黄路、罗木路、梅油路、黄龙复线等县乡公路和771公里乡村道路拓改基本完成。 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完成梅城小农水项目和幸福河、黄柏河山洪沟治理,六公堤拦河堰建设过半。除险加固小水库8座,改造提升小型水利工程2972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平方公里,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2处。 各项工程扎实推进。 县三中和梅城中心小学布局优化、资源整合稳步实施,综合教学楼主体封顶。程长庚、张恨水故居复建工程竣工开放。110千伏梅城变建成运行,实施城乡光纤改造项目680公里。 征迁工作力度加大。 梅城、黄铺、源潭、黄柏、官庄和开发区、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及下浒山水库、105国道等重点工程征地1.1万亩,拆迁安置1021户。
(三)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城市配套提质完善。 首个城市公园——二乔公园一期和梅河滨水景观工程建成开放,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成功获批。皖国东路全线贯通,潜水滨河公园三期、莲花路一期路基工程大头落地,金家河排涝泵站、舒州大道北段污水管网等排水防涝项目稳步实施,度假区风情大道绿化、亮化及开发区八一路拆迁改造等城市“大外环”美化提升工程全线推进,备用水源皖水水厂和潜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项目开工建设。公安巷生态停车场建成使用,民政场馆道路工程动工修建,文化公园一期正在招投标。 美丽乡村整县推进。 完成水吼、痘姆等10个乡镇集镇和12个自然村整治,建成王河丰收、官庄乐平等58个省市县中心村。26个省中心村入选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国家美好乡村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通过考核验收。 文明创建不断深化。 省文明县、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全面推进。硬化整治背街小巷86条,控制违法建设434起。完成人工造林9375亩、253省道绿化19公里,环天柱山林相改造扎实开展。我县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省森林城市。
(四)开放发展不断深化。 对上争资成效显著。 列入省“大新专”项目45个,完成投资36.8亿元。新争取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3个,资金7.44亿元。皖水治理、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成功举办潜山·宁波经贸活动。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2个,其中工业项目23个、10亿元以上2个,实际到位县外境内资金增长16.1%。汽车轮毂、房车露营地等34个招商项目开工建设。 企业上市步伐加快。 佳明环保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华业香料IPO申请已报国家证监会受理,卫康制药等15家企业上市挂牌正在推进。 金融合作不断加强。 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14.08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分别增长15.8%和13%。开展续贷过桥和助保金业务12.8亿元,发放“税融通”贷款2500万元。国有皖源政策性担保公司获批,金融环境整治经验全市推广。首个PPP项目105国道改建工程动工建设。
(五)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累计投入18.06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施精准脱贫各项措施,实现1.59万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残疾青年黄勇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9405人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免费为13.79万户山区库区农村住房投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6.7%。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25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349人。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现场督导检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验收。卫生计生资源有效整合,人口均衡发展。信访维稳态势良好。村级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
(六)抗洪抢险救灾夺取全面胜利。6月30日至7月7日,我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特大暴雨,是全省暴雨中心。 抢险应对快速有力。 面对历史罕见灾情,党政军、县乡村日夜奋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实现了88座中小水库、4条大河、9个万亩大圩无一溃破,5.7万受威胁人口应转尽转并妥善安置。 灾后重建扎实开展。 修复受损水利设施4300余处、电力设施194处,抢通中断干线公路12条、89处。补改种水稻5.8万亩、油菜等旱地作物0.8万亩,定损理赔3785万元。 群众生活得到保障。 重建修缮水毁住房1413户,及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全面开展疫情防控,保障受灾群众吃、喝、穿、住、医等基本生活,实现大灾之年无大疫和群众安全过冬,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七)改革服务进一步强化。 各项改革纵深推进。 “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和“营改增”试点全面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正式实施。医药卫生体制、财税管理、公务用车体制、国有林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扎实开展。 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建成政务中心“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平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2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4万条,完成96个单位财政同级审和经济责任、投资审计。 依法行政深入开展。 建立县人大与县政府、县政府与县政协联席会议制度,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89件和政协提案83件。“七五”普法启动实施,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全面实行。
各位代表,我们深刻体会到:
—— 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五年来,我们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相继开展全国建制镇示范、生态文明示范、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电商扶贫和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等10余项试点,争取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增强了发展支撑。
—— 必须苦干实干,奋力争先。 五年来,我们坚持对实事工程、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倒排时序,挂图作战。尤其是2016年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创造了当年规划设计、当年基本建成512条785公里的奇迹。同时,我县相继荣获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茶产业百强县、科技进步先进县等20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表彰。
—— 必须创新发展,破解难题。 五年来,我们积极创新举措,在农村环卫、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政府购买服务,PPP融资合作、企业上市挂牌实现零突破。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1.3%和47.8%,经济社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 必须共建共享,团结奋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了群众”,每年将财政支出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以“群众为主体、共建美好家园”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特别是抗击“6·30”特大洪涝灾害,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率先垂范;企事业职工、志愿者无私奉献,热心助人;主流媒体、自媒体同频共振,提振了潜山精气神,弘扬了潜山正能量。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总揽全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潜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在潜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不快、不优、不足并存,崛起争先压力增大;主导产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推进转型升级困难较大;城乡基础配套建设欠账较多,补短板、增后劲、统筹发展任重道远;发展环境仍然不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硬化举措,下大气力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 从机遇看, 国家大力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以及岳武高速东延线、安九高铁即将建设,拓展了潜山发展空间。 从优势看, 山清水秀、生态资源富集是潜山发展的最大优势、最美名片;历经多年发展积累,我县主导工业、特色农业、旅游服务业基础厚实,已进入蓄势待发、转型跨越新阶段。 从挑战看, 周边区域呈现新一轮竞争发展的逼人态势,慢进则退,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奋勇争先。
按照“十三五”规划和县十四次党代会总体部署,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撤县建市、财政翻番”目标,紧扣“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主题,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和新型城镇化五大战略,大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绿色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潜山。
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保持中高速增长。力争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均实现翻番增长,经济总量处于全省中等以上位次,人均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加快绿色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紧扣“百亿产业、十亿企业”目标,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大工程,打造医药健康、机械机电、制刷三大产业集群。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增强发展新动能。到2021年,力争三大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均突破百亿元,新增规上企业超百家,上市挂牌企业10家左右。按照“产业集聚、园区共建”的思路,推进2个省级开发区和4个重点乡镇园区扩模提质、错位发展。优化县开发区产业布局,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新扩区建设,争创国家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园区。省级源潭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园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争创源潭“中国刷业之都”。按照“稳粮、优经”基本思路,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智慧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培育电子商务骨干企业20家以上。到2021年,力争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亿元,建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加快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天柱山为核心,做强风景观光、休闲度假、特色乡村、历史人文四大旅游板块,打造全景潜山。推进天柱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天柱山环山公路,加快天柱山后山、龙潭河、九井河、虎头崖开发。深化与黄山、九华山等周边景区合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天柱山高端体育赛事品牌。到2021年,力争主景区游客量年均增幅超15%,成功申报天柱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实现天柱山旅游公司上市。坚持“全县大景区”理念,发展旅游“+美丽乡村”、“+农林”、“+山水”、“+文体”、“+健康”、“+互联网+”等新业态,建设环天柱山、县城周边、国省道沿线乡村旅游集聚带和“绿道+驿站+农家乐+休闲观光基地”等精品游线。强化全县“一体化”宣传营销,完善景区景点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配套,争创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紧扣“文化、养生”两大主题,加快文化产业创意园、特色旅游小镇、大型实景演艺等配套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21年,力争新增4A级景区5家左右,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对接高铁、顺接高速、通村达景”目标,完善“三纵五横”县域主干路网,建成县客运中心,建设县城至高铁站、县城至望东高速出口、黄泥至王河快速通道和浒山湖环湖公路,高质量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规划建设天柱山通用机场、花亭湖至天柱山至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基本实现“半小时上高速、一小时乘高铁”,打造开放型交通体系和快速旅游通达圈。
——加快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强城乡统一规划和风貌设计,推进多规合一和城市规划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把山水美景、田园风情、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推动“山、水、城”融合发展,加快城南新区建设和河西新区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新二中片区和高铁片区,推进老城区功能疏解和改造提升。强化“海绵城市”理念,实施“增绿、添亮、活水、融文、畅通”五大工程,疏浚城市内河,建设城市河道景观长廊,建成二乔公园二期、雪湖公园、潜水“十里绿道银滩”公园;推进县城易涝点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县城积涝隐患。建成以文化馆、图书馆、规划馆、科技馆、档案馆和剧场为主体的县文化公园,健全停车场、公共广场、街头绿地等市政设施,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造“智慧城市”。到2021年,力争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突出“一乡一特色、一镇一风情”,全面完成16个乡镇政府驻地整治,分类打造一批有历史遗存、民俗风情、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到2021年,力争实现乡镇财政收入翻番,打造梅城、源潭等“亿元财政”乡镇。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每年建成20-40个中心村,形成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集群。同步打造美丽公路、美丽河流、美丽林业、美丽田园,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
——加快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强大气监测和废弃物排放控制,完成黄标车、燃煤小锅炉整治,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6%以上。推进“五水共治”,强化城中村、老旧小区污水截流,延伸城区污水主干管网,畅通老城区、开发区、度假区污水支管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加强城乡供水水源建设。建立“河长制”,推进潜水、皖水、长河、大沙河、鲁坦河等河流综合治理,更新改造王河洋荡圩、潜怀同合圩等电排站,补齐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城乡排涝设施建设等短板,打击电鱼药鱼等违法行为,打造生态水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造林绿化和林相改造,大力发展景观林业、色彩林业、高效林业,新改建特色林业基地10万亩,建设森林城镇和村庄55个,创建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废弃矿山治理、生态修复,实现石材产业有序退出。到2021年,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5%,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如期建成“小康 潜山 ”。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野寨中学全国特色名校。挖掘传承以人文、戏曲、民俗等为依托的古皖文化,力争 潜山 弹腔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构建县乡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争创省体育强县。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医保,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程。实现村村通农班。完善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造法治潜山、平安潜山和诚信潜山。深入推进脱贫攻坚“1205”工程,确保按期“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实现撤县建市。
三、扎实做好2017年工作
2017 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培植新型工业。 突出医药健康首位产业,支持卫康医药产业园二期建设,实现奥力欣正式投产和永大体育冲浪板扩建、嘉欣医疗技改、美达威健身器材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机械机电、制刷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今成汽车轮毂、孺子牛微型轴承、雄风锌钢护栏技改和亿达刷业、旺达机械刷制品生产等项目。着力培育安全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钟南人防激发器和催化剂、甬安PVC压延线、中泰创展环保设备等项目建设,推进正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实施中小企业成长系列计划,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支持创新创牌,鼓励华业香料、甬安雨具、皖江机电等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和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4个以上。
提升园区质效。 建成县开发区八一路北延线,打通东环北路和皖山路,启动新扩区起步区规划建设;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停产、半停产企业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激活闲置资产;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开工10个,入库税收超3亿元,争创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源潭经济开发区扩模增效,力争刷业产值、园区税收分别增长20%和8%以上。统筹推进梅城、黄铺、余井、王河等重点乡镇园区产业集聚、差异化发展。
强化产业招商。 突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招商,加强对台招商和境外招商,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对医药健康、文化旅游实行首位产业、首位政策、首位招商,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型项目。引导困难企业以资产置换、股权出让、战略合作等方式推进“存量招商”。借助贫困县IPO上市绿色通道招优引强,力促总部经济引进、PPP项目招商有新突破。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健全安商责任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
(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做活核心龙头。 确立潜山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推进天柱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申报。巩固提升“铸美靓牌”整治行动成果,加快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布展、茶庄集镇改造和老杨店经营户房屋征迁,建好正威农庄,建设天柱山入口服务区生态停车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推进后山索道和天柱山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定期举办涉天柱山高端体育赛事。优化天柱山管理机制,加快旅游公司改革改制和上市进程。完成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健全管理机制,推进房车露营地等项目建设,加快世界园艺博览园项目进程。
做靓卫星景区。 突出“美景、美食、美文”等特色风情和“陶、席、果、茶”等特色产业,实施乡村旅游三年提升计划,新增3A级以上景区2家。建成水马、王油(王河集镇到程家井段)、板仓旅游公路,实施至张恨水故居旅游公路“白改黑”。推进白马潭、天龙关、黑虎瀑和九井河等景区品质提升,做精西部旅游区。开发薛家岗、二乔公园、博物馆、程长庚和张恨水故居、韩长冲地质科考带等一批精品文化游线,打造南部旅游区。启动万岁谷、龙潭河万亩竹海等景区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后山旅游区。做响塔畈板仓、官庄德馨庄、槎水慢庄等景区景点,谋划浒山湖景区建设,发展北部旅游区。加强古民居、古树名木、古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建设万亩油菜花观赏基地和一批山水农庄、农家小院、美丽人家,打造黄铺、潘铺、马潭、茶庄等乡村旅游精品村。
做强共建机制。 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立“1+3+N”旅游综合管理模式,探索设立旅游专项基金。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建设全域旅游接待中心。推进“厕所革命”,建成一批A级旅游厕所。常态化举办“最美乡村在潜山”系列活动。开展电视、网络等立体化宣传营销,坚持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天柱山旅游广告,争取俄罗斯高级公务员培训班及生态 论坛 等走进潜山,拓展国内中长线和俄罗斯、东南亚等境外客源市场。
做优现代服务业。 新增限上企业10家以上。完成天柱菜市场升级改造,启动城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鼓励旅游商品研发,争创国家和省旅游必购商品6个。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做强“和沐生活”、“供销e家”、“村邮乐购”等电商平台,建成中国刷网潜山运营中心,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亿元。加快保险、中介、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
(三)打造现代生态农业
提升特色产业。 推进茶叶、瓜蒌国家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改建农特产业基地4.95万亩。实施茧丝绸一体化项目,建设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加快“天柱剑毫”茶叶品牌整合,支持瓜蒌优质品种研发和油茶高端产品开发,推进思迈开心农场、逸品山庄石斛种养、中泰六和智慧牧场、鑫昌羊业等项目,大力发展潜厚朴、结香等特色经济林,争创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牧结合示范基地3个。申报“舒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力争新增绿色、有机、无公害“三品”种植基地6万亩。
转变经营模式。 坚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香茗茶叶、传文瓜蒌籽、金天柱茶油等企业,建设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示范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瓜蒌、茶叶、油茶、畜禽等联合体4个,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8家和家庭农场10家。实施机械化育插秧万亩示范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5万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28万亩。
深化“三农”改革。 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山林权和农村宅基地等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两证一书”发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严控村级债务,探索建立化债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互联网+”、“+科技”、“+旅游”等新业态,繁荣农村经济。
(四)统筹建设美丽城乡
建靓山水田园城市。 开展城南新区、新二中片区城市风貌设计和老城区、国省道重要节点风貌塑造。实施路网通畅工程。建成晴川路、莲花路一期,拓改桃园南路“瓶颈段”。完成城市外环路和皖潜大道、舒州大道、天柱山路山门至零碑段黑色化改造,同步规划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实施水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十里绿道银滩”和二乔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皖水水厂主体工程,开展雪湖公园前期工作。贯通污水主干网,开展东关河、梅河水系治理和稻香园、水岸江南、梦园小区、开发区等区域污水收集处理,继续整治皖国西路易涝区域和梅苑路、潜阳路等易涝点。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推进东、西门入口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县城公交候车亭、路名牌、标识牌、店招、路灯等“城市家具”设计和管控,建成2个生态停车场。
打造美丽镇村群落。 完成黄泥、槎水、龙潭等6个乡镇政府驻地整治,推进街道绿化美化和街景特色改造。建立动态竞争机制,打造3个特色小镇板块。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治10个左右自然村庄,建设塔畈体元、五庙新田、王河程家井等30余个省市县中心村,升级打造黄铺、水吼、官庄等美丽乡村片区。
共建绿色生态家园。 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争创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5个。完成人工造林1.1万亩,继续实施环天柱山林相改造,同步建设105国道改建工程等重点道路生态廊道。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建成源潭污水处理厂。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打击电鱼药鱼、非法捕猎等违法行为。推进官庄、黄柏等乡镇石材矿山关停并转。
强化城乡建设管理。 编制县域空间管制、生态网络和高铁站区规划,建立健全城乡治违网络。开展“两治三改”专项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498户。结合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动管理执法进小区、到重点乡镇。建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中心和3座垃圾中转站,强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加强社区平台和队伍建设。巩固提升省文明县创建成果,健全美丽乡村建后长效管护机制,共建文明城乡。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内通外畅”交通体系。 配合推进合安九高铁、岳武高速东延线建设,跟踪对接月山至天柱山一级公路。启动县城至高铁站快速通道、361省道店水段改建工程和焦家畈大桥、陶湾大桥、王油路潜水河大桥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053县道复建、两昆路等县道拓改41.3公里,建设兜儿寺大桥连接线和横牌路、西河西线等乡道76.2公里,加宽改造老村级道路176公里,硬化撤并建制村路面84公里、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105公里。谋划公交线路延伸和农村班线进村,健全农村公路长效管护机制。
打造“人水和谐”水利体系。 完成下浒山水库征地移民和源潭、黄柏等移民安置点建设,实现水库大坝下闸蓄水。启动皖河治理和皖水综合治理基金项目,实施潜水合西堤堤防加固工程,建成六公堤拦河堰,试点建设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座,扩挖当家塘2532口,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建设“优快高效”电讯体系。 配合实施安庆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成110千伏柳林变。建设35千伏官庄变及10千伏配套线路、35千伏下浒山水电站至源潭线路,实施城区、工业园区和第三批中心村电网改造项目47个,争取小水电供区电网体制改革。在51个行政村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力争农村光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六)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强化扶贫共建机制。 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四项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整合帮扶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
加快脱贫举措落实。 深入实施“1205”工程,细化到村到户精准帮扶措施清单,统筹完善非贫困村帮扶举措。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成移民安置2938人。在28个贫困村、4000户贫困户开展光伏扶贫。实施马潭、天寺、吴塘等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推进基础建设、特色产业、教育培训、小额信贷等多形式扶贫,确保全年脱贫1.94万人、15个贫困村出列。
加强普惠民生建设。 高质量实施民生工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开展创业培训2800人,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900人。建设公租房136套,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加强乡镇敬老院建后管养,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低保标准,织牢兜底性保障网。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实施开发区八一小学二期工程,完成三中、梅城中心小学资源整合。加大高中阶段学校投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协调发展各项事业。 开展县第二届文艺奖评选。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创建省级“示范中医医院”,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强化民生价格和收费监管。开展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加快民政场馆建设。备战省十四届运动会。出版《潜山年鉴》(2013-2015)。加强国防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保密、档案、烟草、盐务、气象、工会、共青团、工商联、科协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天网工程”二期建设,开展“亮剑护航”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立消费纠纷、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加大信访重点事项和积案化解力度。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加强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八)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拓宽融资渠道。 完善重大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力争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超百个,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改造做强县投融资平台,争取发行10亿元企业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运营,推进县文化公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PPP项目进程。促进华业香料主板上市,支持卫康制药、恒利科技、中泰创展等企业上市挂牌。用好政策奖补、融资担保资金和产业引导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撬动效应。
优化金融生态。 开业运营国有皖源政策性担保公司,完善汇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推进汇丰公司债权债务清收,强化“4321”政银担合作,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深化银政企对接与合作,确保新增贷款10亿元以上。依法规范担保、小贷公司发展,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诚信潜山”建设,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增强要素供给。 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和土地复垦,争取各类用地指标1000亩以上。推进集中安置点建设,探索“房票制”等货币化安置方式,统筹完善城区征迁政策。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金融、规划等领域高层次、高学历专业人才。积极搭建“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创新创业平台。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加快新的发展,做好政府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做到群众面前小我、工作面前忘我、困难面前有我、利益面前无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以学习为先,提升创新能力。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把准政治方向,增强发展定力。深入开展中央和省市政策学习研究,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抢抓更多战略性机遇和政策性试点。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发展。积极开展“东向”学习,借鉴江浙等发达地区成功经验,鼓励探索、保护创新、容错纠错、激励创业。
(二)以实干为荣,奋勇争先创优。抛弃惯性、克服惰性,比学赶超促发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格局中争先进位。立说立行干工作,实事工程、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言而有信,全力以赴抓落实。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精准扶贫和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责任到人、快马加鞭。坚持发展“一盘棋”,打破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三)以廉政为基,推进阳光行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强化土地出让、招标采购、工程建设、产权交易等领域专项整治和“三公”经费、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治理基层“微腐败”。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推进正向激励,强化治庸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四)以人民为本,多办惠民实事。坚持“群众困难就是政府责任”理念,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惠及群众,倾听群众心声,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努力解决好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新的一年,我们将着力办好8件实事:
1、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光伏扶贫工程。
2、继续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建设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扩模发展一期工程。
4、建设文化公园一期主体工程。
5、建成G105利民大桥至桃花铺段路基工程。
6、启动皖水河治理,实施八一段堤防加固工程。
7、建成公交枢纽站,投放50辆新能源公交车。
8、推进环天柱山公路贯通工程。
各位代表,团结就是力量,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创新争优,奋力开创潜山“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