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教育扶贫政策让贫困家庭孩子受益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上,临泉县教育部门把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力度,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学子女为重点对象,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精准改造,让贫困家庭子女上好学
近日,随着陶老詹营小学、尚寨小学以及陈集中心学校教学楼的竣工验收。至此,该县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第二期)第四标段的九栋教学楼全部建成,用不多久孩子们就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学习了。
此次全面改薄项目涉及瓦店、姜寨等11个乡镇,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共23栋教学楼,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我县乡镇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偏远小学办学条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家门就能有学上、上好学,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该县教育局坚持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摆在战略优先地位,在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等系列教育扶贫政策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着力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舍进行维修改造。
截至目前,全县全面改薄校舍建设共投入各类资金5.8亿元,已开工建设单体项目190个,竣工116个,竣工面积210334平方米。其中新建15所乡镇幼儿园,改扩建31所村级幼儿园。同时,投入1.13亿元进行图书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提升全县各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其中网络设备资金3304万元,仪器设备资金8004万元,购置班班通4287套,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班班通全覆盖。
精准资助,实现“应补尽补”
“现在上学,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了,每学期可以享受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学校每学期免学杂费850元,又免除我教辅资料费200多元。”家住艾亭镇的临泉一中高一(3)班学生王玲玲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她学杂费不仅全减免,每个月还能拿到一笔生活补助。这又让她能安心上学了。
和王玲玲一样,2016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万多名贫困家庭学生都享受到了相应的教育资助。
为确保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建立健全了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到中职生大学生,一整套的资助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制度是保障,关键在实施。为此,该县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制定精准资助、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严格督查考核,精准帮扶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2016年,全县发放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2329多万元,受助学生21500多人次。2016年秋季学期,全县普通高中1340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被免除,资金111.785万元。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自愿购买的评议内一套教辅资料费,也按国家核定的价格给予免除,全县共免除教辅资料费68.1603万元,惠及6144名学生。
同时,为639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总金额达4941.32万元。发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学新生入学资助资金18.1万元,275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得以顺利到校报到。
精准结对,让贫困家庭儿童健康成长
“凯乐的老师经常来俺家,每次除了辅导学习外,还教育他讲究卫生、学会独立,还买了文具啥的,比他爸妈对他都关心呢……”杨桥镇中心学校四(3)班学生郭凯乐的奶奶说起孙子的结对教师牛桂敏,总是竖起大拇指。
在杨桥中心校,牛桂敏是全镇257名结对帮扶教师的其中一个,而郭凯乐也是全镇被帮扶的318名贫困家庭儿童之一。
如何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健康成长? 2016年以来,该县教育局号召全县教职工积极按全县教育扶贫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所辖各学校现有子女在校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数量及女子就学情况,采取“一帮一”、“多帮一”方式结对帮扶有学生就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发挥教育优势,结合被帮扶学生的个性特点,制订具体的结对帮扶计划,要求每周至少要到被帮扶学生家中走访一次,对帮扶学生在品格上多关注,学习上多辅导,生活上多照顾,心理上多疏导,个性上多培养,习惯上多引导,安全上多关心,着力提高学习成绩、保障健康、培养良好习惯。使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能直接受益于扶贫政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得到更多关爱。
目前,不仅杨桥中心校,全县各乡镇7422名教师已与1136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家庭子女在学习、心里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李强 特约通讯员:韦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