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委教委工委副书记:教育要以“德”为先

30.09.2014  11:44

 

  厦门市委教委工委副书记郭庆俊接受新华教育专访。新华网 夏添 摄

  新华教育消息(记者 商亮 刘琴) 日前,厦门市委教委工委副书记郭庆俊接受新华教育访谈。郭庆俊认为,在中小学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是由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党的教育方针所决定的。教育肩负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教育要坚持以“德”为先。

  中小学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郭庆俊认为,首先,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小学生接触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在一些是非问题的判断能力上有一定的缺陷,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小学生在他们人生这个阶段,也会在价值观上产生一些困惑和疑问,这就需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引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在中小学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里“德”是排在首位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提出来要坚持“立德树人”,所以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必须加强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提升中小生思想首选水平。

  厦门用“四大抓手” 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化

  郭庆俊表示,厦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方面,有 “四大抓手”:一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二是以编写纲要为前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三是以实践养成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四是以建章立制为保障,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郭庆俊认为,“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带出好学生,就像没有一个好校长就建不出一所好学校”。拿破仑曾经说过:“狮子带出来的绵羊能够打败绵羊带出来的狮子”,这就体现了带头人的作用。教师的作用也如此,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合格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

  郭庆俊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厦门的学校始终注重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突出师德引领,用师德引导生德。如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建设、岗位大练兵、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三项主题活动,发动教师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带头参与美丽厦门建设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心,变为教师的自学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厦门市三项主题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培养

  郭庆俊说,在教师队伍培养方面,厦门市这些年采取了不少措施,如三项主题活动,从2007年5月启动,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将近8年时间。

  第一项是师德建设。包括:师德教育、师德宣讲、师德论坛、师德考核、师德标兵评选,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专门组织编写了师德教育系列丛书,包括师德应知应会、教师师德案例选编,发到学校、教师手中,让大家从中感悟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第二项是岗位大练兵。引导教师立足岗位锻炼成才,厦门市中小学三万多名教师,每年都开展这项工作。在立足岗位、开展岗位大练兵的基础上,由学校选拔推荐教师,参加市里的技能大赛,全市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参加了第一届的教师不能参加第二届,这样就保证了教师参与的广泛性。每一届技能大赛参加800多人,受奖励的面超过50%。通过岗位大练兵,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项是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我们要求校长家访是选择性的,但是社区必须都走到,与社区沟通联系,社区需要学校帮助开展什么样的教育,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由学校来做。教师进家庭就是家访,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要求需要学生家庭配合的让家长来配合。我们坚持“七情必访”,即离异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行为偏差的学生家庭,思想、表现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外来务工子女等家庭必访。同时对家访数量、家访行为准则都作出规定,建立了家访登记制度,把教师业余时间的家访列为工作量,给予适当补贴,鼓励教师持续做好家访工作。8年来,我们家访达80多万人次。通过这项工作,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密切了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为中小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共育环境。

(责任编辑: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