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貌整治,让村庄“记得住乡愁”

20.11.2014  10:28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满温情的诗性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城镇化所应有的景象。我省美好乡村建设赋予了新型城镇化更丰富的内涵,让“乡愁”有了更多载体。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愿景变为现实,考验着有关部门、各个地方的智慧和执行力。

  “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农村特色风貌,提升规划管理水平是关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宋直刚说,高起点、高水平超前谋划,谋定而后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尽量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据了解,省域层面已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标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对全省美好乡村建设作出整体安排。县级层面,应结合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将老乡政府驻地村、风景名胜区周边村、交通区位条件较好的村优先列为美好乡村,力求成为永久性居民点。

  “皖北、皖中、皖南地区各有特点,各地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我们不主张大拆大建,而是鼓励并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美好乡村建设,防止千村一面。”宋直刚表示。

  在中心村层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直引导各地把“原貌整治、塑造特色”作为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主导模式,坚持整治与保护并重,不拆传统文化建筑、不破坏传统村落风貌,充分利用已有农房、现有设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坚持实用适度、量力而行地配套设施,统筹考虑山、水、林、田、路等生产生活要素,力求保持乡村特色风貌。

  据了解,我省目前已将228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11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徽派民居保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门组建了安徽省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专家委员会,遴选驻村专家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管,保护和发展好宝贵的历史元素。

  “美好乡村建设绝不是要消灭农村,或者把乡村变成城市。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如此,记得住乡愁的农村,必定会在江淮大地不断涌现。”宋直刚说。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吴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