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春节我在岗 忙并快乐着

24.02.2015  14:06

  汪袁媛在为观众讲解楚大鼎

小志愿者讲解员李雨凝(左一)和叶文倩(右一)

  今年,是安徽博物院讲解员汪袁媛工作的第7年。春节值班,她每年都在岗。今年也是安博小志愿者李雨凝“工作”的第2年,她也已在省博过了两个特别的春节了。

  2008年大学毕业,汪袁媛就考入安徽博物院成为一名讲解员,7年的工龄并不算短。去年年底,汪袁媛获评省博“五星”讲解员。“2008至2011年,我上班的前三年,都是在老馆值班。虽然老馆地处市中心,但那时,春节期间来博物馆的市民很少,需要我们做讲解服务的就更少。2011年新馆开馆,这以后的每年春节,基本都被安排在新馆值班。”汪袁媛说,这几年,春节来博物馆参观的市民一年比一年多,她和同事们也一年比一年忙,“就拿新馆的安徽文明史陈列来说,单这一个陈列,讲解时间就有一个多小时。新馆还包括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等展览,如果每个展览都讲解,全馆讲解下来需要近三个小时,嗓子都要冒烟了。”汪袁媛说,最忙的时候,她从早晨9点开馆就开始接待观众,带着观众参观讲解,一直讲到下午闭馆。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把节假日逛博物馆、看展览作为“新民俗”。自2012年以来的每年春节,安徽博物院新老馆的观众接待量都在3万人次左右。越是节假日,讲解员们就越忙碌。“作为文化使者,我们就是要围着观众转。博物馆里人气旺,说明我们展览办的好、我们的工作有价值”,汪袁媛说,她和同事们虽然忙,但也很满足、很快乐。

  “这几年也多亏了有社会志愿者和小志愿者讲解员的加入,光靠我们20多个专职讲解员根本忙不过来。”汪袁媛正说着,在新馆一楼接待观众的小志愿者李雨凝就忙活开了,“尊敬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安徽博物院参观,下面我将为您讲解安徽文明史陈列。”虽然年纪小,可李雨凝的讲解一点也不含糊,无论是内容、仪态,还是语速都把握得很好,来参观的大人孩子都对她的讲解表示满意,在讲解结束时,展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是2013年成为小志愿者的,当时是妈妈帮我报的名,她是想借这个机会锻炼我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我那时胆子真的特别小,不好意思上前问别人需不需要我作义务讲解。在妈妈和讲解员老师的鼓励下,才主动开口询问。”李雨凝说,自己的第一次讲解其实很“囧”,“那次讲解,紧张得老忘词,结结巴巴的根本没讲好。可叔叔阿姨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让我继续努力。慢慢地我也有了自信,讲得越来越流利,越来越好。”成为小志愿者以后,李雨凝成了学校里有名的“百科全书”,“我读了不少历史知识的相关书籍,同学们有问题常来问我,我挺自豪的”。

  与李雨凝一起加入小志愿者的叶文倩今年六年级,比李雨凝大两岁。“一开始,我们只知道死背讲解词,但并不是展厅里每样展品都配有讲解词的。只要有观众提问到没有讲解词的展品,我们就懵了,有一次还把石羊讲成石猪,那次讲解员老师严厉批评了我们,告诉我们说,讲解员可以有不知道的问题,但绝对不可以乱回答乱解释。后来,我就多注意查资料、多请教老师,对讲解词进行了一些扩充,现在很少会被观众‘问倒’了。”经过一年半的锻炼,叶文倩已经能将安徽文明史的全部五个展厅完整地进行讲解了。去年春节,叶文倩没让爸妈陪同,自己来博物馆“值班”,“这样的寒假很有意义,今年我还来。” (记者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