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地级市减少
安徽此前的四个“单县地级市”:铜陵、淮南、马鞍山、淮北,皆依矿而建,一众典型的工矿业城市。
在全国数百个地级市中,辖区内仅有一个县(县级市)的地级市并不多见。近期安徽铜陵、淮南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单县地级市”进一步减少。
1月4日晚间,安徽官方媒体发布消息称,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庆市、铜陵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陵市铜官区;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
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单县,意味着土地和人口。对于部分陷入发展瓶颈的地级市而言,“单县”现象的消除并不是“撤县设区”所致,其背后实质是市一级的区域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单县”格局的产生与延续蕴含着内在逻辑。安徽此前的四个“单县地级市”:铜陵、淮南、马鞍山、淮北,皆依矿而建,一众典型的工矿业城市。
人口、土地成“单县地级市”发展制约因素
国务院于2015年12月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寿县划出前,六安市总面积达17976平方公里,居安徽全省第一。总人口720.5万人,居全省第二。
与六安全省第一的国土面积相比,淮南显得太小,其总面积甚至不如刚划入的寿县大。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之滨,1950年建市,下辖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5个市辖区,凤台县和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共7个县级行政区。全市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43.3万人。
寿县从六安划归淮南后,淮南市辖面积扩张了一倍多,达5571平方公里,人口也增至380万。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安徽省的经济一直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政府为了让经济快速发展,就要调整产业结构,这首先需要从调整行政区划方面入手。
他以寿县划归淮南为例:“淮南市面积和人口都有大幅度增长,但这不是目的。淮南市本身就是以煤矿产业为主,地区经济比较富裕,但六安市就相比差些。六安地处山区,有矿产资源,但缺乏深加工链条式产业,淮南市有雄厚的产业模式,寿县的资源就可以在淮南进行深加工,实现GDP的增长。”
徐逢贤认为,安庆划枞阳县到铜陵,其目的也是一样。
今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邻近的铜陵市管辖。从面积和人口上看,枞阳和寿县两地变更行政区属的原因相似。
铜陵虽是一个地级市,但此前仅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74万。“地狭人少”,一直是铜陵做大做强的长期制约因素。与之对照的是,安庆辖11个县市区,并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
枞阳县划归铜陵后,铜陵市辖面积增长了一倍多,达3000平方公里,人口达170万。
从经济指标来看,两次区划调整的背后亦有共通之处。
公开资料显示,700多万人口的六安市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为(GDP)1086.3亿元,财政收入142.1亿元。200多万人口的淮南市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为(GDP)789.3亿元,全年财政收入125.8亿元。
近些年,铜陵也在不少指标上已经把安庆“甩”在了身后。
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铜陵GDP总量虽仍不足安庆的一半,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位列安徽全省第一。
在2015年10月批复同意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邻近的铜陵市管辖后,国务院2015年12月又批复同意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以原铜陵县的行政区域为义安区的行政区域。
经过此轮连续调整,铜陵市“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格局虽然没变,但人口基数和土地面积已经有成倍增长。
铜陵、淮南区划几经变更最终摆脱单县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铜陵、淮南皆为“矿业城市”,两座城市的兴起分别与铜和煤炭密切相关,在城市设立之初,辖区面积都不大。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为建国后新兴工业城市。官方资料显示,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铜陵县的铜官山矿区的基础上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将铜官山市改名为铜陵市。
其后,铜陵的行政区划几经变更,一直摇摆不定,曾改属安庆专区,也曾被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
1971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3月1日,铜陵县由原属池州地区划归铜陵市辖。
也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铜陵的区域才暂时尘埃落定,确立了目前的区划设置。
和铜陵一样,淮南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其被誉为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前身是淮南煤矿。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当年3月决定在淮南三镇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区。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之后的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
1977年1月,凤台县从安徽阜阳专区划入,淮南拥有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辖县。
淮南市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煤炭开采而壮大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淮南城市人口就达到四五十万人,到了80年代,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到到六七十万人,并于21世纪初突破100万。
淮南曾在2004年进行过一轮小型的区域扩张。
2004年7月,原属合肥市长丰县的孔店乡、三和乡、曹庵镇、史院乡、孤堆乡、杨公镇、孙庙乡分别划入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目前,淮南市5个市辖区面积共计16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70万。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自铎对澎湃新闻表示,六安的寿县、安庆的枞阳分别划到淮南、铜陵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历史上往来的以较多,文化、风俗习惯比较接近,行政区划调整后必然会发生产业结构的调整。”
马鞍山区域扩张后提跨江发展历史机遇
而在此次枞阳划归铜陵、寿县划归淮南前,安徽省“单县地级市”区域扩张的典型是马鞍山。
马鞍山是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自1956年在马鞍山矿区的基础上设立城市后,马鞍山又经过1983年、2001年和2011年三次大的区划调整,形成了目前3县3区行政格局。
而在2011年之前,马鞍山辖区内仅有当涂一县。随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2011年8月,安徽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地级市巢湖拆分,原属巢湖的含山、和县划给马鞍山市,马鞍山一次新增近百万人口,市辖面积也增加了一倍多。
在当地政府看来,这是马鞍山的“历史机遇”。
马鞍山市政府称,“我市告别偏江一隅腾挪局促窘境,由滨江城市转型为拥江城市,形成一江两岸发展格局,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实现了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
2012年4月,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局召开了市主城区总体规划方案论证会,关于主城区规划,《方案》明确要按照“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做大环抱长江的主城区,加快副城区建设。主城区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两翼(带),组团布局,拥江发展”。
2016年年初,《马鞍山日报》刊文介绍,区划调整后,马鞍山市高度重视东西两岸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完备的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联动开发和产业互补发展。到2013年底,行政区划调整仅仅三年的含山、和县发展呈现“加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均超过两位数,大部分经济指标实现倍增。
安徽目前仅剩下淮北唯一一个“单县地级市”
在枞阳从安庆划归铜陵后,位于皖北、因煤建市的淮北成了安徽区域面积最小的“单县地级市”。
淮北下辖杜集、相山、烈山3区以及濉溪一县,面积达2741平方公里,人口215.3万人,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为(GDP)747.5亿元。
而在网络上,已经传出将宿州市下辖的萧县、砀山二县划入淮北的呼声。
2015年8月,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十二五”时期安徽区域经济格局变动分析》的报告,其在对优化全省区域经济格局的对策建议中指出,建议将萧县和砀山划入淮北行政区划,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以推进淮北、宿州一体化发展。
与安徽“单县地级市”不断变动不同,同是矿业城市出身的“单县地级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甘肃省金昌市暂未出现区划调整的消息。
不过,与安徽这4个“地少人多”的矿业城市不同,石嘴山和金昌还未面临相关压力。
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北部的,号称“塞上煤城”,以生产无烟煤而闻名中外。
1956年,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石嘴山丰富的煤炭资源。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报请国务院撤县(惠农县)建市,后于1960年1月设立石嘴山市。
目前,石嘴山市总面积达5310平方公里,人口74.16万,下辖两区、一县和一个经济开发区。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公开资料显示,金昌市下辖金川区和永川县,总面积8896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
[ 编辑: 郝倩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