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增后劲 激发皖江新动能

12.10.2016  16:08

  近年来,皖江示范区坚持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各市在协调发展中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提高农村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

  古老的水磨、老街上的石板、潺潺的小溪、山野里的人家……国庆假期,绩溪县家朋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让省城市民小赵流连忘返。像他一样,来这里游玩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目前,这里各类农家乐已超过80家,床位超过1500张。

  宣城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家朋乡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此前较为薄弱。今年以来,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该乡乡村旅游在去年旅游人次达16万的基础上将更上一层楼,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该市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计划实施37个中心村和43个乡镇驻地基础设施改造。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重在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与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用信息技术和流动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村共享城市优质公共资源。 ”省发改委皖江处处长张小忠说。

  岳西县彰显“生态特色”,宿松县实行“全域规划”……安庆市针对各地在人口规模、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地形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皖中、沿江、皖西三个区域,对全市村镇建设规划进行分类安排,加快打造特色村镇。截至目前,今年基本建成一批特色示范典型,已有14个乡镇新入选全国重点镇,潜山县源潭镇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理念,皖江示范区各市正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新生中小城市和新型城市,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速产业集聚,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基板、力晶12英寸晶圆制造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彩虹、乐凯、国轩高科等企业持续投资扩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京东方数字化医院等知名机构最新签约入驻……合肥新站高新区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兴起城市建设,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在合肥东北部崛起。今年前8月,该区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25.67亿元,同比增长57%。

  “全区已逐渐形成了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凸显,园区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合肥新站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牢牢把握合肥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机遇,做好“芯屏器合”文章,打造“生态新城、产业新城、智慧新城”,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任务,就是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张小忠介绍,鼓励和促进开发区产城融合试点,统筹规划建设主城区和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开展城市功能区转型试点。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编制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加快推进合肥、滁州、芜湖、铜陵、安庆五市省级“多规合一”试点。

  芜湖市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等开发区开展产城融合试点,并支持开发区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中心城区“多规合一”工作加快推进。全面放开县域城镇落户限制,上半年发放居住证4.3万张,农业人口转移城镇落户5286人。

  皖江示范区建设以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的要求推进产业承接平台建设,合肥新站高新区、苏滁现代产业园、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开发区已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园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的75.6%,对全省增长的贡献率为35.6%。

  加强内部协作,促进一体化发展,城际协调发展逐步深入

  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推进滁宁对接合作,共推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今年以来,滁州市加快城际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该市发改委负责人说,今年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滁州的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地位;苏滁产业园等6家园区和企业获评首批长三角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和健康服务业示范企业,成为长三角区域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标杆。

  铜陵市主动对接合肥经济圈,推进合铜工业走廊建设,加快跨江发展步伐,积极参与合肥产业分工布局。安池铜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已于8月份通过专家评审。推动与沿江沿海口岸合作,共同实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四通工程”,全力打造世界铜都、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皖江门户、美丽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

  皖江示范区建设6年来,合宁、合武、合福、宁安铁路建成通车,皖江各市进入高铁时代。新桥机场、九华山机场投入使用,建成和在建过江通道10条。行政区划的调整优化,打开了跨江发展的广阔前景,江北产业集中区、郑蒲港新区等新的城市组团也在加速形成,城际联动发展逐步深入。

  “加快城际协调发展,着力构建示范区城市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强内部协作,促进示范区一体化发展。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沿江城市跨江发展和产业布局协同化,加快芜马、安池铜城市组群规划编制报批,促进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