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八成险企已建风险管理框架
普华永道日前发布《2016保险公司偿二代二支柱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超过80%的国内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但距离整体精细化风险管理还有很大差距。
2016年,偿二代正式实施,这一风险导向的监管体系,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消息称,保监会正组织各保监局对各保险公司展开全面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SARMRA)工作。这一评估受到各险企关注的原因在于,评估分数将有可能影响到其资本要求。
在偿二代下,若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评估分数高于80分,显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较高,则资本要求可降低,最高可降低10%;反之,若评估分数低于80分,则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资本要求将相应提升,最高可增加40%。
今年5月至6月期间,普华永道向国内99家保险公司发出包含30个至4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在偿二代二支柱起步阶段保险行业发展与合规的机遇、挑战和前景,共收回有效问卷76份。这76家公司2015年保费总收入共计191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保险市场超过80%的份额。
《报告》预计,随着保险公司按照偿二代要求逐步建设风险管理体系,SARMRA得分预计将在2016年较上次(2015年9月)的自评结果(行业平均约71分)有显著提升,行业的自评结果估计将达78分。调研中,超半数(40家)预期高于80分。
而基于去年监管抽查复评的情况,普华永道估计今年在监管复评之后,这一评估得分将会下调5分左右。
总体上,《报告》显示,超过80%的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但行业整体离精细化风险管理还有很大差距。集中体现在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和工具,风险分析/监测的指标、数据与系统以及基于自身风险特性的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技术及其在公司内部管理决策的应用等领域。
《报告》还显示,超过50%的国内保险公司任命了首席风险官,超过60%的险企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也将是保险公司建设偿二代体系的一大瓶颈,参与调查的76家公司中仅有13家公司配有超过8名的全职风险管理人员,9%抽样公司无专职风险管理人员。
此外,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领域总体还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公司主要按照监管最低要求完成合规事项和监管报表报送,只有少数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在分析管理方法、模型、技术、工具和决策支持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虽然过去两年保险行业普遍努力在推进建立完善风险偏好体系,但受制于公司内部董事会和高管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由于偿二代规则下的风险偏好技术难度较大,仍有近半数公司尚未建立符合偿二代的风险偏好体系。
普华永道认为,总体上,此次行业调研所体现出,保险行业对偿二代风险管理从初步接触过渡到逐步理解,从制度完善发展到遵循落实,从“合规导向”向“价值提升”转变。但就现阶段而言,保险行业风险管理工作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保险公司和监管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学习进步,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切实感受到很多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对偿二代的影响和冲击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强,还是将偿二代风险管理工作纯粹作为监管合规的事项,急功近利。”普华永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保险行业风险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至少还需要四到五年时间才能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