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升转”系列报道之六:十年磨一剑,小步快跑方能赶上那班车

04.02.2016  21:04

学院优秀的教授、博士太多了,我只是最近几年比较幸运;也都是学院、系部搭台,我们唱戏。”这是杨庆国老师接受采访的开场白。这位1979年出生青年科研工作者2006年进入合肥学院工作,现任中文系新闻学教研室主任,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传媒学院访问学者,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获评合肥市优秀教师。认识杨老师的人都会说,这个年轻人有钻劲,能吃苦,进步快。近几年,他数十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规划等项目近10项。“这5年,我是这么过的——‘上海-合肥-上海,学生-教师-学生’,两地与两种角色的轮转循环,寒暑假肯定在上海”,他感慨。科研最忙的时候,他每周两地都要往返一次。同事们和他开玩笑地说,你那点工资全贡献给铁道部门了。



良好氛围:引导青年教师“走出去”培育科研人才

杨老师表示,学校正处在高速发展中,倒逼他们青年教师对创新和更新两个词非常敏感,前者是技术、理念,后者是时效;尤其是最近几年学校对科研越来越重视,总是通过进修、访学等方式,督促青年教师“走出去”,这对他们研究功夫提升和视野开拓大有裨益。

中文系主任詹向红介绍,学院、系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访学、读博、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供青年教师深造方式。经过多年的培育,中文系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中青教师科研骨干队伍,并且在系部评优、推荐优秀教师方面更加注重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加强科研考核,明确考核指标,积极优化科研环境。

据了解,中文系经常开展学术交流会,并建立学术交流基地,成立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科研会议,系部科研氛围更加浓了。对此,杨老师提供了一个细节:以前每当各类项目申报汇总时,中文系科研秘书吴先文老师把汇总表放在会议桌,基本上无人问津,会后只能是领导一个一个地去抓着做;现在,哪怕是国家级项目申报汇总,老师们也都会非常积极地拿着填,并且很快填满。

2015年,中文系3位老师一起获得了国家哲学社科规划项目资助,而这也被誉为合肥学院社科高级别项目获批历史上的突破。对此,杨老师谦虚地说,“我首先想代表我的另外两位同事说这纯属巧合,但也是多方一直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接着道出其中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在历经国家教学一等奖获得、两国总理的到访等一系列教育界大事件,学院的品牌与社会美誉度得到空前提升,增加了专家对我们研究团队及实力的信任;二是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培育机制。近几年,科研处、人事处等部门与系部形成了多部门协同针对科研骨干的人才培育、团队凝练与项目培植;三是领导带动机制形成。“人家是领导抓着做科研,我们是领导带着做科研,很多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书据说都是先在张文兵校长那一个个地过,系主任詹向红教授更是自己在2014年先拿了国家社科项目”,杨老师说。

重视积累:聚焦所长、团队融入与行业对接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中文系教师连续拿了4个国家社科项目、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1个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等多个高级别科研项目。学院很多同事就和中文系老师们开玩笑:“还是你们5号楼风水好啊”。中文系的老师则回答:“是啊!我们大门朝北,冬天刮风下雨,风水感受很强烈。

积累!还是要积累!”杨老师表示。很多和他很熟悉同事都清楚得记得他曾经项目申报的“滑铁卢”:2010年和2011年,他连续两年先后和系部两位女同事一起主持申报一个厅级项目,结果两位同事先后申报成功,他却没中。同事们开玩笑称他为“申报护花使者”,直到第三年申报终于拿到了这个项目。杨老师在回忆这段往事笑着说,“无论文、无项目、无方法,典型的科研‘三无’人员,没有积累当然拿不到项目了”。中文系主任詹向红教授也经常在系部科研会议上说,“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你有了高质量的论文就会有项目,有了小项目就会有大项目”。

很多时候,积累又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人文社科类科研积累过程三条路:一是偏好聚焦不能四处撒网;二是团队融入不能单枪匹马;三是行业对接不能闭门造车”,杨老师总结自己经验,尤其是他所研究的传媒管理方向。

勤学苦修:研究重积累要严谨

谈到这几年的成果,杨庆国提得最多还是他这几年上海的求学收获。

我得感谢我的两位恩师,是他们拉着甚至是拽着我必须学会去找到学科最前沿的问题,搭建一个观测框架和解决问题的多种工具、方法”,杨老师说,他的主导师虽然非常忙,但只要有机会就会把他们叫到北京去参加高级别会议和行业人事接触,了解一线的最新动态,而且他特别强调弟子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逻辑;副导师则是一个非常认真、严谨和有着非凡学术敏锐的人,读博期间,副导师带着他和同门把一些行业课题、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纵向高级别课题打了个通关。

杨老师介绍,让他受益最多就是导师主持的项目研究汇报会,“在会上我们会把研究结果做详细汇报,有时候导师会请来非常著名人物参与汇报讨论,关键是讨论环节弟子们就会发现有着完全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的同门或专家对你的成果进行点评,视野一下就被打开了。”而且很多时候这种讨论总是在导师忙完了一天的行政事务的晚上、周末,持续的时间可能要到深夜,甚至是周末一天,导师很严格,关键处总是一字一句的扣,标点都不放过。

导师的严格也是一种传承。“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他们才能踏踏实实地学到真东西,我导师对我的教育就这样”,杨老师说。的确,在中文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眼中,杨老师首先就是一位严师。“杨老师的考试,从来没有重点,我们都是整本的复习。他对我们要求是最严格的,但也是最负责任的老师之一”,新闻学专业李姓学生说。

通过这么多年老师的严谨、规范的学术思维和科研操作体系训练,增长了他在很多论文写作及项目申报上的信心,杨老师表示。

注重实践:模块化改革与卓越新闻人才培养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骨干教师之一,杨老师表示,我院新闻学专业发展有三个标志性的阶段:2007年,专业开创之初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2011年,全面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2013年,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在历经多次的行业调研与讨论后,专业析出了文学审美与鉴赏、新闻学专业基础、新闻采写、数字影像采集、数字编辑与制作、新闻评论、策划创意、媒介经营管理、调查分析、人际沟通等专业十大能力目标,并由此对课程进行了增补(增设新媒体、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压缩(压缩理论课程模块)、加大(加大实践课程模块比重)和拓展(拓展实训与企业课程模块)。经过近10年发展,我院新闻学专业已经构建了“课程实验+校内媒体实践+校外基地实习”  立体化实训体系,实施了“3+1”校媒、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先后与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广播电视台、万家热线、合肥论坛等、新方舟广告公司等9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落实了模块化能力导向及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校媒、校企深度合作的改革任务。尤其近2年随着全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实施的常态化,李新生、申红、钱文武等一批媒体精英的挂职与加盟,使得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互动交流、人才培养等很快做实,并初见成效,专业连续5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很多学生在媒体、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很快就成业务骨干,并有一大批学生考上了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杨老师表示,这些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科研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它让我个人及教研室时刻和业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部分课题还得到了实习基地领导的直接指导,这让我们的科研更接地气了。

采访临近结束时,杨老师表示,多年前的记者职业习惯和近10年的新闻教学生涯让他更习惯于在镜头后面去述说别人的故事与精彩,他觉得自己的历程故事也更适合与学院的青年教师们共享:一个青年教师身处这样一个技术、知识高速更新的时代,一个学院跨越式大发展之际,不学习你可能随时被淘汰。同时,他认为,项目申报成功仅仅是第一步,一切才刚刚开始,很多艰苦的研究工作和挑战还在后面。

(宣传部  中文系 科技处 学生记者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