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商局公布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汽车消费纠纷占3个
美容祛斑后脸部红肿、 银行 存款变成保险、70万元购买的“捷豹”轿车出现严重漏油质量问题……昨天下午,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安徽省工商系统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记者发现,十大案例中, 汽车 消费引起的纠纷较多,10个典型案例中,汽车消费引起的纠纷有3个。
十大打假典型案例
1.淮南市工商局查处潘东新城王力防盗门侵权案
2.芜湖市工商局查处黄金华利用微博进行虚假宣传案
3.太和县市管局查处君泰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4.定远县市管局查处许安庆销售不合格肥料案
5.蚌埠市工商局查处义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标侵权灯具案
6.潜山县市管局查处方彭刚销售假冒防尘口罩案
7.池州市贵池区市管局查处邱荣燊销售不合格消防产品案
8. 合肥 市工商局查处张见销售商标侵权汽油机组设备案
9.宣城市工商局查处宣城中心医院擅自收取就诊卡费用案
10.宿州市埇桥区市管局查处恒飞洗化经营部销售商标侵权化妆品案
1
银行存款变保险引发纠纷
2014年3月,某市12315中心接到消费者李某电话投诉,称其在建设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误导,将准备存入银行的17.1万元买成“华夏一号两全保险”,导致存款变成保险,请求维权。
接诉后,12315中心工作人员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建设银行同意退回李某的存款,并补偿其一年的定期存款利息。
2
美容祛斑后脸部红肿
2014年10月,某市12315中心接到市民汪先生投诉,称其妻施女士9月29日晚上,在某美容美发会所接受了一次3000元的祛斑美容套餐服务,当时未出现不良反应,谁知第二天脸部出现红肿症状。去会所反映时,老板说是正常反应,过两天就会消退,但4天后,不仅没有消退,情况反而加重了,经医院诊断为化妆品过敏,用药治疗后有所好转,向商家要求赔偿时遭拒。
接诉后,工作人员查看了施女士提供的医院诊断证明和产品外包装上的标签说明,发现这是一款组合套装祛斑美容产品,标签上除了配料成分、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外,并无任何警示说明。先后经6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即由美容美发会所退还施女士购买祛斑美容产品及服务费用3000元,另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费用3500元,共计6500元。
3
“捷豹”轿车严重漏油
2014年5月,合肥市工商局12315中心接阜阳消费者曹某投诉,称其在安徽某汽贸公司花70万元购买的“捷豹”轿车出现严重漏油质量问题,要求退车未果。
合肥市工商局消保局立即展开调查并约谈该汽贸公司。经调查,汽车是4月份由该汽贸公司从浙江嘉兴捷豹4S店购买,加价3万余元售给消费者,他们拒绝退车并拒绝维修。
消保局工作人员即与设在上海的捷豹总公司联系,几经磋商,最终总公司派工程师来肥重新鉴定检测汽车,认定“捷豹”轿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并同意退车。在该轿车被嘉兴4S店拖回后,发现该轿车原车价值6万余元的18寸轮胎已被更换为假冒19寸汽车轮胎,其价值仅为万余元。根据鉴定及证据,安徽某汽贸公司涉嫌欺诈,除退还消费者70万元车款外,另赔偿消费者共计25万元。
4
品牌轿车行驶中冒浓烟
2014年1月,某市12315中心接到尹先生的投诉,称2013年12月7日,他的某品牌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冒蓝黑浓烟,尹先生将车交由该品牌4S店维修,该4S店告知尹先生发动机拉缸,无法维修,必须更换发动机总成,需8万多元,尹先生不同意更换,但希望该4S店将车修好,而该4S店不给维修还要求消费者支付5600元作为拖运和拆检费。
接诉后,12315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了解,得知消费者的车购买价格近30万,才使用2.5年,行驶7.9万公里。工作人员认为该车发动机不该坏到无法修理需要更换的程度,并查清该4S店在整个过程中多次出尔反尔,诚信缺失。工作人员耐心反复宣传国家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并进行批评 教育 ,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尹先生支付6000元费用,该4S店将消费者的车维修好。
5
买车须另付1000元提车费
2014年11月,某市12315中心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2014年11月11日参加某汽车4S店的“双十一”优惠活动订购了一辆汽车,在已付清了全部购车款后,经营者仍要求必须额外再付1000元提车费才能提走车辆,消费者不同意付款,遂请工商部门帮助维权。
接诉后,执法人员通过调查了解到反映的情况属实,4S店工作人员称,因消费者所购车辆属紧俏车型,4S店找厂家提车时需要支付相应的提车费,所以将此费用转嫁给消费者。经执法人员调解,4S店表示不再加收消费者1000元提车费。
6
汽车消费成“重灾区”
2014年,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咨询153841件,日平均受理量421件,解决152955件,解决率为99.42%,其中受理消费者投诉1928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80.63万元,受理举报2529件,罚没款470.72万元。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维护消费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14年全省工商系统流通领域商品共抽检6546组,合格3922组,合格率60%,不合格2624组,不合格率40%。
记者发现,除了上述五个案例,其余案例分别为:旅行社合同违约案、问题肥料致果农受损案、游客景区摔伤案、网购商品与标注不符案和新买电视机损坏案。从10个案例发生的类型看,汽车消费引起的纠纷较多,10个典型案例中,汽车消费引起的纠纷有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