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安徽省十二五期间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建设回眸

08.04.2015  16:50
      清明时节雨纷纷,革命精神代代传。每当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烈士纪念陵园都会人头攒动、鲜花成海。安徽省是中原腹地和革命老区集中连片地区,该省经民政部审核确认的47848座零散烈士墓,截至目前,全省408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已全部保护性的迁建完工。本报本期特别推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建设回眸,以此向全国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和保护建设者们致敬,谨此愿革命英烈精神浩气长存。
      为了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十二五期间,安徽人民打响了保护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战役。
      4万多烈士墓已“安新家
      前不久,安徽省太和县万寿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程才烈士骨灰迁葬仪式。程才烈士系解放军第138师模范班长,1985年9月在对越防御作战中因掩护战友牺牲。
      截止2014年10月1日,安徽省经部级审核确认的零散烈士墓共有47848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408处已全部得到修缮保护。程才烈士只是安徽省被集中迁入安葬点的代表之一。
      据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1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和省民政厅党组始终把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全面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安徽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烈士纪念设建设管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建设规划(2011-2015)》;与此同时,省厅先后6次召开全省性的烈士纪念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各地也成立了专门的“慰烈工程”领导小组,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亲自部署,将“慰烈工程”完成情况纳入了“双拥模范单位”创建考评内容之中,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贯彻三办《意见》精神,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和安徽省军区政治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实施意见》。
怀远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红色资源丰富。为了准确掌握烈士纪念设施的实际情况,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抽调局机关干部,涉及到零散烈士墓迁移和维修保护任务的12个乡镇都成立了工作组,深入到48个村(居)先后两次开展普查工作,先后排查出分散烈士墓151座、151人。民政部门为此编印了《怀远县散葬烈士英明录》,建立完备的文字资料和电子档案资料。为使分散烈士墓庄重有序的迁移,怀远县民政部门严格按照《烈士安葬办法》的规定,认真组织烈士墓维修仪式和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把握时间节点,确定全县散葬烈士墓迁移时间表;在迁移工作中,尊重烈士亲属意见和当地风俗习惯,在维修现场和迁移安葬现场,张贴缅怀革命烈士标语,摆放鲜花、花篮,所有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向每位烈士墓、烈士遗骸默哀、鞠躬、献花。义务守墓60载的“中国好人”胡兆伦老人,全程参与了陈集乡境内108座分散烈士墓的迁移工作。
      无独有偶。地处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的皖北烈士陵园,是一座总投资7320万元扩建而成的一座综合性烈士纪念设施。 她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亳州领导革命军民辉煌卓著的斗争史,突出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将军领导新四军开展武装斗争,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壮举、展现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 “六克亳州”的传奇战史以及再现淮海战役中亳州人民积极支援中原野战军后方总医院抢运救治伤员的场景,记录华玉杰等战斗英模和杨西山等知名烈士的英勇事迹。“建成后将成为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皖北红色旅游景点、烈士纪念设施‘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烈士纪念设施”。皖北烈士陵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亳州市谯城区民政局局长朱景奎如是说。
以上只是安徽省“慰烈工程”的一个缩影。为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精神传承作业,皖南大别山区如金安区、金寨县等地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过程中,将维修改造项目纳入城镇和新农村规划之中,将纪念设施的保护建设规划与生态建设规划、民生工程规划、红色旅游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又特色、有亮点的精品工程,提高了烈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严格规范管理4亿多慰烈专项资金
      为确保“慰烈工程”资金专款专用,2012年7月,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专门下发了《安徽省烈士纪念实施维修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各市县财政局对中央和省级财政下拨的经费均设置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维修工程资金专户,完善了项目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机制,防止侵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各地民政部门在具体实施抢救保护工程中,也是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程序,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施工。为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有的市、县在中央及省级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由地方财政先行垫资,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任务的完成。黄山区在抢救保护过程中多次开展自查互查,歙县民政局联合财政局共同参与审核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才予拨付工程款,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了资金的安全,防止了挤占、截留和挪用专项资金情况的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截止目前,安徽省已完工的“慰烈工程”,除中央下拨的25153万元专项资金外,省级配套资金 4800万元,市县级配套资金达1.3亿元。
      2014年12月,民政部督导组异性先后实地考察了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等地的烈士墓集中保护等“慰烈工程”落实情况时,对安徽省在落实烈士褒扬工作中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给与了充分肯定。
      多措并举探索长效保护措施
      在全面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管理保护机构,确定专门管理人员,是巩固“慰烈工程”成果,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和保护水平。
      本着“集中为主、就地为辅”的原则,着眼长远,突出长效,避免简单重复建设和投资。安徽省多数地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当地风俗和尊重烈属合理要求”的原则,由当地民政局与乡镇和烈士亲属签订管护协议;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择优所在乡镇进行统一管理,县民政局与乡镇政府签订管护协议。为使长效管护落到实处,安徽各地部分地区也在积极探索保护措施,如旌德县等新建烈士陵园正在积极申请县烈士陵园管理处机构和编制;黄山区对保护管理工作富有成效的乡镇,年终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管理经费;宁国市将纪念设施维护经费纳入市级年度财政预算;埇桥区和利辛县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确定专人(如优抚对象)看护;六安市对于规模比较大的集中安葬点,实行分级管理,通过提升纪念设施的等级层次,将其列入县级、市级的管理保护范围,将维护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解决管理经费和人才问题真正落实长效保护机制。截止目前,安徽省155个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实有工作人员374人,其中编制总人数为293人,讲解员和研究馆员分别为82人和9人,人才管理队伍进一步巩固。
      “对零散烈士纪念墓和零散烈士设施建设保护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确保抢救保护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丰碑,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吴旭军说。(中国社会报安徽记者站 李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