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组建医联体 家门口能找大医院专家看病
肥西县村民杨学才患糖尿病多年,上个月,他刚刚在镇中心医院接受了一次免费体检。“现在我们老年人都能免费体检,检查的项目也不少。”拿着体检报告,杨学才松了口气,他的血糖控制在了正常的范围内。几年前,由于镇卫生院没有检查设备,杨学才每次都要跑到县医院去检查血糖。
“十二五”以来,我省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多种医改措施,让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变得越来越轻。医改还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65岁以上老人都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
基层卫生机构设备齐全
10月19日,在肥西县花岗镇中心卫生院,挂号、取药等各个窗口前均有人排队等候,这样的场景在以前并不多见。
穿行在卫生院新改造的门诊大楼里,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各类诊室应有尽有;能做生化检查,还有数字化X光……“我们医院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改造,设备多数是近两年借助财政拨款新添置的。”花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鹿经培说,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重新调整了布局,把就诊量大的内科和外科诊室都放在了一楼,输液大厅能容纳50个患者同时输液。
除了看病方便之外,给杨学才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药价降了。杨学才患有糖尿病、脑梗塞和高血压,每隔一个月就要到医院拿一次药。“我以前一个月要拿600~700元的药,从前年开始,医院的药价降了,现在拿药只要四百多元。”杨学才坦言,因为常年服药,药价下降确实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药品零差率解决看病贵
记者走访基层医疗机构时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与杨学才有着相同的就医体验。“以前吊水一次至少要五十元,现在一次一般只要十几元。”在合肥市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刚输液结束的尹女士告诉记者,药品价格下降是她最直观的感受。除此之外,在社区医院还能进行一些基础的化验和体检。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从2012年起,我省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如今,无论是县级还是城市公立医院,这一政策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医改还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鹿经培介绍,如今,辖区内70%以上的居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从2009年起,该院开始为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防保的倾向得到了根本改变,实现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双轨并重。”
更多人在社区医院看病
大病上医院,小病在社区,这是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省很多大医院和基层医院“手拉手”,形成医联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
分级诊疗,关键还是提高基层医院的水平。“只有足够多的专家长期下到基层才能更有效地分流患者。”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社区卫服中心接受省中医院的帮扶已有3年多,目前双方正在商谈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两名专家长期坐诊社区,帮助我们培养了稳定的患者群,患者转诊有‘绿色通道’,十分方便。如今,我们的月门诊量已从2012年的3.6万人次增至2014年的5.8万人次,医疗收入也从30万元猛增至240万元。”
主任周明明说,大医院专家坐诊让更多的患者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同时,也让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17家省级医院建医联体
首个肿瘤医联体、首个中医医联体、首个有隶属关系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今年以来,我省医联体建设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17家省级医院、7家市级医院向省卫生计生委上报建立医联体的情况,共包括101家县级医院、1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9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安徽省儿童医院是我省最早牵头建立医联体的省属三级医院。目前,该院医联体的成员单位已覆盖全省所有地级市,包括38家市级、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进展:医联体建设步伐加快
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今年医联体建设要求如下:每所省级医院平均要与3所县级医院、4个以上社区卫服中心建立医联体每所市级医院至少要与1所县级医院、5个社区卫服中心建立医联体每所县级医院要联合3所至5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服中心,建立县域医联体,形成更加紧密协同服务关系。
□数据:公立医院改革就医费用下降
今年4月1日起,全省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改革实施一个季度后,相关统计数据出炉:全省100家城市公立医院,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分别为109.9元、3230.6元,同比分别下降5.9元、513.1元;住院次均费用环比下降187.1元。
17所省级医院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同比分别下降8.2元、1024.4元,环比分别下降21.3元、977.1元;门急诊次均费用环比下降3.1元,住院次均费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19.7元、617.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