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城南新区发现一尊石人像 初步考证或与鹿家有关
“在城南新区中清河西侧,发现了一尊古代石人。”日前,市政协委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卫钧接到一个电话,来电人为长期关注阜阳历史文化遗存的鹿军。
张卫钧进行实地走访,初步考证石人可能与阜阳鹿家有关。目前文保部门已介入。
石人戴七梁冠
墓主人地位较高
昨日,颍州晚报记者前往石人所在地——三清路与中清河交汇附近,在一废弃吊窑旁小房内,看到该尊石人。
石人高约两米,青石质地,石质精良,雕刻精细。头戴七梁冠,身着明代文官袍服,腰围带,足登靴,双手合持笏板。石人梁冠侧面的发簪、袍服交领与背后的褶皱、衣前大带、袖边花纹与手部细节,都保存完好,展现清晰。
梁冠与面部正面毁坏如刀切,底部袍服下摆与靴子部位,也略有侵蚀。
按古制,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以此类推。因此,该尊石人戴七梁冠,说明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都非同一般。
村民
石人来自“鹿坟”辗转至此
据七里碑村民韩文芝说,该石人原立在六里棚一拱桥西头,后来被人拉到这里了。
现年53岁的张立坤说,听老人讲原有两个石人,自他记事起,只见过这一个石人,另一个石人下落不明。
韩文芝说,石人立在桥头时,曾被雷击过,导致面部尽毁。后来拱桥被拆,石人被用来支撑便道,方便村民过河。
约20年前,当地一家具厂负责人宁光友(现已去世),雇人用板车将石人运到七里碑村附近的中清河西岸,还专门为石人建一间小房,负责建小房的正是张立坤。
据说,这尊石人建国前位于六里棚附近的“鹿坟”,此处土丘起伏,传说为“颍州八大家”之一鹿家的祖茔,当地老百姓俗称为“鹿坟”。
考证
或为鹿氏家族墓前翁仲
张卫钧查阅资料发现,颍州鹿氏家族是明代世袭颍川卫镇抚。明代至今,除了十位世袭镇抚外,鹿氏家族人才辈出,如:明代天启年间的鹿献阳,天启乙丑科进士,授大同府推官。清代康熙年间的鹿祐,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至河南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张卫钧认为,该尊石人或为鹿氏祖墓前翁仲。根据是鹿氏家族始祖鹿得山,而真正迁颍的第一代实际上是他的儿子鹿通。《鹿氏族谱》记载,鹿通“历升颍川卫(治所在今阜阳)镇抚,敕授世袭武毅将军,葬南郊之中清河西”。看来,城南中清河西侧应该是鹿氏家族的祖墓所在。
鹿祐的父亲鹿来师,字容庵,明万历年间生人,庠生。因为鹿祐而被封赠为“奉直大夫、掌山东道事、江南道监察御史,加赠光禄大夫、巡抚河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河道、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死后葬“城南之中清河西”,鹿来师墓地位置与石人原址大致相符。
建议
对石人进行妥善保护
“这尊石人可能是鹿氏祖茔内诸墓前众多石翁仲中,保存至今的其中一尊。”张卫钧说,对研究明清以来阜阳氏族文化、明代卫所制度、明代服饰史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由于这尊石翁仲年代久远,毁坏较严重,且现存放地位于拆迁区。建议文物主管单位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将石翁仲转移到安全地点妥善存放。并对石翁仲来源,进行学术研究与进一步研究利用。
目前,市博物馆负责人一行已实地勘查石人,对石人的年代、来源等有待作进一步考证。因石人所在地空间狭窄,机械无法吊装,搬运不便,石人暂时在原地安置。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进一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