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拉松成国内首个“全马”赛

23.09.2015  16:04

        在前不久的北京田径世锦赛马拉松项目上,万名大众跑者同世界顶尖选手竞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9月20日,第三十五届北京马拉松比赛(以下简称“北马赛”)又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3万多名中外跑友一路向北奔向终点奥林匹克庆典广场。

  从1981年首次举办时只有81名职业运动员参加,到如今成为中国首个参赛者全部为全程马拉松选手的“全马”赛事,走过35年的北马赛,其成长和蜕变无疑是中国群众赛事的一个缩影。

  北马赛为什么行?这背后自然是其多年不断传承创新赛事专业性、提升软硬件设施的结果,也离不开全民健身日渐成为全民时尚、体育消费迎来爆发期的大前景。作为引领者,如何走好下一步的路,北马赛重任在肩。

  提质升级

  引领路跑热

  要说今年北马赛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取消半程项目,全部参赛选手只能进行42.195公里的全程比赛。此举将不仅推动国内马拉松赛事提质升级,更将对促进群众性、商业赛事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看到,升级后的北马赛无论在开赛时间、比赛线路、比赛内容的整体设计,还是在增加流动厕所、增加补给站、增加温馨提示等细节服务方面,无不凸显以参赛者感受为核心来匹配赛事资源的全新办赛理念。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所说,北马赛升级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高的奋斗目标。

  “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达到5亿人。”这是我国为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定下的目标。在北马赛里,新设置的马拉松团队赛正源于此。根据规则,参赛团队由5至7人组成,其中至少含1名女选手。最后成绩取每个团队的前5名选手(至少含1名女性)按设定年龄段计算排名系数。这样,参赛选手无论性别、年龄都有可能成为团队制胜的英雄,这无疑将吸引近年来热衷于路跑的人参与其中。

  需求增长

  促进全民参与

  1981年,首届北马赛举办,参赛人数81人;1985年,则只有54人报名参赛。而到了2011年,仅6天时间就有3万人报名参赛;今年,6万之多的报名者让组委会不得不采取“摇号”方式确定参赛者。其中全程项目方面,从2011年8000人参加,到1.2万人(2012年)、1.5万人(2013年)、2.6万人(2014年)、3万人(2015年),数字逐年增加。

  同时,中国各地办赛热情也在高涨。2012年,全国仅有33场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达到近120场。

  这些数字传递着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正在提高。这背后,政策的扶持、政府的支持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人的生活理念和消费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跑步热潮逐步向跑步时尚、跑步文化沉淀。跑步的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移动互联网的分享和带动作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都是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随着人文情怀的不断加入,路跑赛彰显的文化含义也在增加。以北马赛为例,不少奔跑者“奇装异服”、盛装登场,让比赛成为一场快乐与想象力的“秀场”,无论参赛者还是观众,大家的表情都显得轻松、身体上都充满活力。而像组织听障儿童,女子竞走世界冠军刘虹、孙英杰和孙楠等文体明星参赛,其传递的人文情怀和示范意义同样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

  市场扩大

  开发体育消费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体育产业成为热词,触角灵敏的资本汹涌而来。这里面,以北马赛为代表的路跑赛事以门槛低、够大众、参与人数多和规模大备受赞助商青睐,再加上“互联网+”的乘法效应,更为资本进入推波助澜。

  就目前来说,国内马拉松主要是当地政府、体育局主办,很多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的首要目的是宣传自己,并不在乎赛事能带来多少营收。但在如此活跃的体育市场大环境下,这种做法并非长久之计。让赛事本身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是主办方应该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从特步公司去年一口气赞助包括厦门马拉松、重庆马拉松在内的13场马拉松赛事就可看出,市场已经做好大踏步进入以马拉松赛为代表的一大批群众赛事的准备,但赛事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往往成为掣肘。如何学习借鉴好国外在赛事运作、上下游产品开发、参与人群培养、文化养成等方面一体化的市场开发模式,对各地政府和市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课题。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