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19.09.2014  14:26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服务民生需求,改善市民健康水平,北京市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在提高首都重大疾病防治整体水平的同时,为满足首都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已制定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103项,其中36项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筛选“十大疾病”科技成果94项,在1017家(次)医疗机构推广。

一、主要做法

1. 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大健康问题。北京市科委、市卫生局在征求医疗卫生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以“四高”为标准(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科技在疾病控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程度高)筛选出严重影响市民健康的“十大疾病”作为医疗卫生科技工作重点。

2.建立十大疾病科技支撑体系,编制十大疾病科技实施方案。 成立“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专家顾问组,全面指导各项工作。确定定“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项目领衔专家,由领衔专家牵头组建集成多家优势医院的“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团队。采取领衔专家责任制,由项目领衔专家负责编制各疾病领域中长期科技实施方案,并围绕各类疾病的防治现状及科技需求,确定近期各类疾病防控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重大项目组织方向。

3.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北京市科委负责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组织科技攻关;市卫生局负责健康促进和成果推广; 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人保局、市委宣传部、市中医局、市药监局等相关委办局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建立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的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实施5年来,共投入经费3.9亿元,启动重大项目34项。

4. 探索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的有效方式。一是在全国率先采取征集、公开招标、邀标、择优委托、稳定支持等多种项目组织方式组织重大科技项目进行攻关,目前80%的重大科技项目采取招标方式,保证项目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首次在全国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聘请专业的CRO公司督促项目研究进展,保证研究数据正确性,确保项目研究质量。

二、主要成效

1. 十大疾病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实施到目前,已搭建完成十大疾病领域科技支撑体系,形成12位领衔专家和80余名核心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143家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研究示范网络。同时,在全国率先搭建了大规模疾病研究公共基础平台,并率先启动“十大疾病临床数据库和样本库”。该数据库和样本库是由京区13家医科院所参与建设、遵循国际标准的临床资源平台,目前约保存临床信息5.6万份、样本32万份,可为疾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与评价提供丰富、高质的原始性创新资源、基础资源和技术支撑。

2. 涌现出一批科技惠民成果。一是建设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打造新型医疗便民体系。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整合不同级别、不同种类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各机构之间实现双向转诊、预约检查、检验信息报告和处方共享、视频会诊等多项功能,提供无缝隙、综合的医疗服务,避免重复和过度检查。截至目前,共同体已吸纳国内320余家三甲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站、单位医务室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参与,包括北京、新疆、云南等11个省市,并跨出国门服务到老挝。二是制定“脊柱外科导航技术临床规范”和“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等标准;其用药方案成为卫生部行业标准向全国推广,使脊柱外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精确性由41%-87%提高至97.16%;三是建立了我国基层糖尿病诊疗模式,其用药方案纳入《201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四是制定急性轻度缺血性脑血管病优化治疗方案。牵头组织全国17个省(直辖市)的114家医院共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比单阿司匹林治疗更有效,使急性轻度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为致残、致死的严重脑血管病的几率减少了32%。预计临床应用后,每年将为我国减少10万例再发脑卒中患者,节省医疗费用约25亿。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其后又被国际脑血管病领域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指南所采纳,这是我国首次改写了脑血管领域的国际指南,标志着我国临床研究进入了崭新的国际化时代。五是精神疾病康复技术在全市推广应用。在国内首次将“全病程治疗”的理念运用到精神疾病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中,开发制定了7项适宜技术和诊疗规范。其中精神分裂症康复技术和抑郁症康复技术纳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向全市推广,有效地减少了精神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