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9万余人彻底摆脱浅层地下水

14.07.2015  20:20

  合肥在线讯(王亚玲 记者 李磊 文/摄)近日,随着包河区烟墩街道最后一个村——卫王村自来水的全部开通,该区农村人饮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9万余人彻底告别吃浅层地下水的日子,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村民使用新安装好的自来水

  看到清澈的自来水从自家的水龙头中汩汩流出,烟墩街道卫王村第六村民组的魏宏来举着自己半年前送去的水质检测样本,激动地说:“你看我送去检测的井水样本,沉淀物发黑发黄,严重不合格。半年前我就因为水质问题,特意花了2000多块钱买了台水质净化器。现在好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来了,干净又方便。”

  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李明告诉记者,自2007年开始,包河区先后投资3700多万元,铺设自来水管网超1300多公里,重点对全区5个涉农街镇52个村居进行人饮安全工程建设,畅通群众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包河区地处皖中,水质含碱量大,水味偏咸,该区5个涉农街镇农村人口饮水均在水质、水源保证率及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李明介绍,农村一般都用手压井、抽水井,使用的是浅层地表水,因为未经过充分过滤,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沿河、湖区域居住的农民水源则存在工业和生活双重污染,以辖区南淝河、十五里河沿线的居民为例,因长期饮用不合格的生活用水,罹患消化道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另外,农村大量的手压井仅有十几米深,遇到干旱年份便无水可取,望水兴叹。

      对此,包河区在完成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由“攻坚战”改为“保卫战”,在加强人饮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上下功夫,使其良性运行、发挥最大效益,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早在2013年,包河区就专门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专项维修资金,每年投入3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人饮工程的维护、保养,并由居村负责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管网、水表等的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