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四个优化推进“五保”供养机构转型

27.05.2015  19:24

      五保供养作为安徽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包河区历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日,包河区采取四个“优化”措施,全力推进“五保”供养机构转型,进一步提升了此项民生工程的服务水平。
      优化功能布局。 结合包河区大圩新市镇建设,将镇敬老院升级为区特困人员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对象延伸至城市“三无”对象等群体;服务范围扩展为一般护理、特殊护理、生活服务等六个功能区;服务内容涵盖集中供养、护理康复、日托照料等六大方面。
      优化设施设备。 包河区财政投入1500万元,实施配套康复室、理疗室、医务室等功能性设施,以及餐厅、超市、棋牌等服务性设施改造。
      优化运营机制。 灵活运用公建民营、委托管理、合作经营等方式,对特护区等项目运行和餐饮休闲等软服务环节,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最大化地提供优质服务。
      优化服务理念。 增强康复护理、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柔性服务”;探索针对不同对象,提供个性化分类服务;实施“社工助老”公益项目,吸引社工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
 

 

上报单位:包河区民政局
信息作者:包河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