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野生动物园动物当地震预报员 目前无异常反应

06.08.2014  10:25

  当一群松鼠猴上蹿下跳、互相撕咬、集体“躁”起来的时候,这很有可能并不是地震发生的前兆。猢狲们多半只是在进行“猴王换届”。科学资料表明,有58种动物在地震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很早以前,地震研究部门在全省各地建立多处“动物地震宏观观测站”,合肥市野生动物园中就设了三处观测站。对于饲养员来说,他们尚未见识过动物“异常反应”。

  动物当起地震预报员

  一年前,合肥市地震局在大蜀山脚下的野生动物园新建了三处地震宏观观测站。事实上,对于动物园的老掌故们来说,让动物当地震“预报员”不算新鲜事。 “上世纪80年代,动物园还在逍遥津公园的时候,就建起类似观测站。 ”江浩副园长介绍。他们在动物园里选取三处设立观测站。 “百鸟园、猴苑以及爬行动物馆,正好包含主要三个物种,禽类、灵长类和爬行类。 ”

  三座动物“集体宿舍”的大门墙上都钉着一块“地震观测站”的牌子,吸引很多游客的关注。 “其实这远不是钉块牌子就了的事。”江浩副园长说,在动物园西门还专门竖了个宣传栏,宣传防震减灾的同时,也向游客介绍有关动物预测地震相关知识。 “选在这里作为观测站,动物观测是一方面,人气旺对宣传教育也是好事。”单就地震预测来说,尚未发现有什么动物“异常反应”。

  饲养员每天都要关注

  阮大兆是野生动物园里猴苑的饲养员,他和园里其他两位同事,被选为地震宏观观测站的观测员。 “干了15年饲养员,见识过各种异常反应,跟地震有关的还没有。”每年他们都会作为单位代表前往地震局参加会议或者相关知识培训。“听过很多国内专家的知识介绍,包括动物在震前各种反应,都知道个大概,但具体啥样从没见识过。 ”

  观测动物也是一件极需耐心的工作。饲养员一边聊,一边拿着笔在蓝色封面的地震观测记录本上记录。动物地震观测主要还是依靠饲养员肉眼观测。 “动物的活动情况、食欲、异常反应等等,都要观察。 ”从今年开始,关于动物园地震观测的记录越来越系统。 “包括每天的天气、气温、记录时间。 ”在记录本上,“异常情况”这一栏填的都是无:“建站一年来,每天都是无,只有在7月25日这一天,有了个备注。 ”当天凌晨肥东发生3.2级地震。备注一栏中写着有震感,但动物普遍无异常反应。

  建站一年动物未立功

  建站一年来,动物们面对地震都非常“淡定”。 “动物异常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可能有上千种理由,地震只是其中一部分。 ”有专家表示,通过观测动物的异常反应帮助分析地震趋势,是一种“必要不充分”关系。地震前动物肯定有异常,建动物观测站肯定有必要。但动物异常却未必全都指向地震。

  “一旦发现有地震前兆的动物异常,按照规定我们必须向地震局汇报。 ”但这一过程中,观测员和动物园方面都很慎重。 “单个物种,个体动物的异常情况每天都有,这不能说明问题。 ”观测员阮大兆介绍,每当发现有单个物种发生异常,他们会立即观察其他动物的反应。根据自己的饲养经验,去排除各种可能。幸运的是,截至目前它们的反应都在经验范围之内。 “其实地震很频繁,有感的、无感的、深源的、浅源的,也许它们真的有过‘异常反应’,只是我们没有观察记录到。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两只自己饲养的白颊长臂猿,它们在树上叫得正欢。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