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我省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将 旅游 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打造安徽旅游经济升级版。
一、推动景区景点升级。省政府应尽快制定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重点完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合肥 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功能,丰富皖江黄金水道、合福高铁沿线、淮河生态走廊、皖中旅游风景道、大别山红色旅游纵贯线五条旅游主轴内涵,推进旅游产业目标、战略及规模体系在全域空间上的落实。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抓好规划衔接融合。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大集团大品牌和跨界资本对接,支持综合实力强的企业跨界进入旅游领域,推进全域旅游PPP项目合作,把更多的旅游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入安徽。组建省旅游投资集团,鼓励各地组建旅游市场化运作平台。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建议开展“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年”活动,抓一批牵动性强的旅游“一号工程”调度推进。
二、推动业态产品升级。创新“皖旅+”发展模式,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 教育 、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生态、大健康、休闲养生、现代科技等行业产业深度融合。成立省地域文化研究协会,组建省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深度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和产业集群。完善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实施乡村旅游行业准入制度,尤其要加大对私搭乱建行为的整治力度。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吸纳导入民间资本,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农家乐联合体,引导农民以土地房屋财产权入股、投资投劳等形式,推进乡村旅游连片开发和标准化建设,推动“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民、农品变商品”。
三、加快交通配套升级。启动省全域旅游环线规划建设,加快旅游轻轨、沿江游轮码头建设,实施交通干线与3A以上景区、乡村旅游景区连接线畅通工程,加强高铁车站与城市、景区交通衔接。加快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地、标识标牌、星级厕所建设,开通城乡旅游 公交 专线、旅游直通车,推进自驾车主题营地及服务驿站建设。组建省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快智慧旅游云平台建设,完善“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智慧功能,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无忧”。
四、推动区域合作升级。组建全省旅游营销联盟,统一对外宣传推介。成立省旅游营销策划中心,推出若干有影响力的重大题材、重大活动和重大平台。放大国际徽商大会、黄山国际旅游节、九华山地藏庙会等活动品牌效应,提升“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知名度、美誉度。推动省内旅游城市生态、文化、科技与旅游融合互动。制定全球市场网络营销计划,成立省全域旅游营销公司,与世界旅游组织、境外友好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交流合作。树立共享经济理念,发挥省全域旅游营销公司作用,打破区划分割和体制障碍,把安徽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策划和经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实现共建共享、错位发展。整合全省旅游资源,破除单一门票经济体制,全面推行旅游景区景点“一卡通”、“一票通”,培育全域旅游消费圈,实现“一卡在手、游遍安徽”。
五、推动服务保障升级。建立省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域旅游领导机制。成立市县旅游委员会,实行大部制管理。重点旅游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成立旅游工作办公室。出台全域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机制,制定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管理、评审办法。建立旅游要素交易市场。落实惠旅强企政策,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实施“旅游人才工程”,纳入全省干部培训计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支持黄山、宣城、池州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辐射带动全省全域旅游发展。
界别:中共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池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