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公司装修豪华办公楼 只为博取信任便于非法融资

25.12.2014  13:03

  时隔8个月,肥东的张宏杰终于等到了判决书,但何时才能拿回自己借出去的101万元,还是未知数。过去这一年,这种借贷案件频频发生,“老板”们要么跑路,要么坐牢,借贷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异常难熬。

  百万巨款打了水漂

  2013年元旦,张宏杰收到一份融资宣传单,融资人名叫陆勤洲,撮镇事业单位人员,月利息2分3厘。

  融资人身份有保证,而且利息诱人,张宏杰心动了。他于去年4月23日、5月15日、5月18日三次共借给陆勤洲101万元。刚开始张宏杰能准时收到利息,今年4月就收不到了。没多久,陆勤洲主动投案。

  张宏杰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法院审理查明,有215人上了陆勤洲的当。“有人因此还跳了楼。”张宏杰对记者说。

  公诉机关指控,2011年5月26日,陆勤洲、梁宏云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对外放贷为目的,在肥东县工商局注册成立肥东县富民房产中介有限公司,由梁宏云任法人代表;同年6月18日在肥东县龙塘幸福家园小区租房从事吸收存款、借款的经营活动,并制作传单,含梁宏云、陆勤洲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内容,通过散发、张贴等方式进行宣传,从215人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844.64万元,对外放贷牟利。

  昨天,记者从肥东法院了解到,陆勤洲、梁宏云分别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五年和两年半,共处罚金35万元。

  案件呈现增长态势

  何时能够拿回自己的101万元借款,张宏杰心里完全没底,但这个冬天肯定不行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案件受害人多是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和中老年人,涉案金额巨大,但追回比例很低,约为10%左右。

  “这样的案件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采访中,合肥中院研究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3年,集资诈骗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受害人多达4089人,其中不少案件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波及范围往往包括几个市。受害人的行业主要为医疗保健、金融证券、商贸、农林业、乳品业等。受害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

  记者还了解到,即使法院判了,受害人能不能拿回钱也是未知数,他们面对的是个烂摊子。

  撑大脸面便于行骗

  包括张宏杰在内,很多受害人都认识陆勤洲,对他的印象也不错。然而,正是“熟人”让他们上当。合肥中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公众对单位或熟人的信任度,在非法集资过程中成立公司,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

  “有的还成立了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执行等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积极开展公益捐款、举办公益讲座、创办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合肥中院的王法官说,“之后大力进行广告宣传、投资大项目、开办分公司、子公司,进一步骗取公众的信任,掩盖其违法犯罪的事实。”王法官向记者举例,在“百氏情缘”集资诈骗案中,公司花费数百万巨资装修豪华办公楼,盲目上马生产线,构筑繁华的企业外衣,吸引各界融资。

  法院建议联动预防

  “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合肥中院刑庭法官鲍杰提醒投资者,“行业的资本利润率一般不会太高,而周期都较长,非法集资标榜的利润这么大,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法院准备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建立、运行部门会商机制,促进金融监督、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序衔接,构筑管、防、控、打一体。

  法院还建议,对可能发生非法集资的业务领域和区域,定期组织排查,特别对近年来非法集资案多发的行业开展风险排查,并将排查情况及时相互通报;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民间融资检测制度,将民间融资纳入日常检测范围,加强监督管理职能,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注册登记公司的名义实施集资诈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