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婆心劝说不履行 司法拘留强制食“苦果”

17.06.2014  18:43
 

  安徽法院网讯  近日,淮南市谢家集区的被执行人张某在尝到司法拘留的法律“苦果”后,才对自己不听从法院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懊悔不已。在其催促家人向申请人偿还了欠款后,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对张某提前解除了拘留。

  申请人李某在为被执行人张某承包的工程施工后,张某却没有支付工资。2013年7月25日张某为其出具了一份借条,李某多次催要无果遂起诉至谢家集区法院,要求张某偿还欠款。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张某于2013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李某48520元。但是张某在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内并未履行,2014年1月20日,李某拿着法院的生效民事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张某偿还欠款48520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告知其应当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并说明了拒不履行将要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同时,执行法官还向申请人李某了解了这一欠款案发生的经过,考虑到双方以后可能还会有经营上的往来,且审理时双方也达成了调解协议,于是法官首先通知双方到法院进行协商,希望双方能够达成执行和解。但被执行人张某并未如期赶来,而是由其家属代替协商。商谈中,因为双方对调解书确定的数额存在较大争议不欢而散。此后,执行法官希望再次组织协商时,被执行人张某竟然连电话也不接了。为了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多次前往全市银行查询被执行人账户,但收获甚微。后执行法官又到被执行人张某家中,争取尽最大的努力做通其思想工作。当天张某家里恰巧正在操办其小孙女的满月酒席,执行法官并未在众人面前让其难堪,而是把他叫到一旁说明了来意,并通知其到法院处理该案。张某虽然当时满口答应,但事后一直未露面,并经多次查找不见踪影。

  由于被执行人张某无视法律尊严,故意躲避执行,案件直至5月份仍未能执结。执行法官决定改变执行策略,不能再放任被执行人逃避法律义务,让生效的法律文书变成一纸空文。前不久,执行法官经多方努力,终于查找到张某的线索,随即前往张某承包工程的工地将其带回法院。然而此时张某及其赶来的家属仍无理纠缠,拒绝履行。鉴于这一情况,谢家集区法院果断决定对被执行人张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张某在尝到抗拒执行的法律的苦果后,让其家人与申请人李某达成和解协议,并将约定的4.1万元交付给了申请人。鉴于被执行人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交付了执行款,谢家集区法院遂决定对张某提前解除拘留措施。

  在执行法官将张某释放出看守所时,仍利用这一时机再次对其进行了教育。张某及家人表示以后一定要正确认识生效法律文书的效力,及时履行全部义务,不能无理抗拒。至此,这一案件圆满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