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农时 因地制宜 我省积极推进农业恢复生产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7月15日:我省各地在抗洪抢险的同时,还抢抓农时,因地制宜搞好在地作物生产救灾及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争取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7月15号前退水的,直播晚籼稻;7月15号到20号退水的,播种早稻品种;20号月底退水的,提前育秧,再栽种过来;到立秋还不能退水的,只能够改种。”7月13号下午,位于庐江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一片稻田里,县农技推广中心总农艺师吕和平正忙着给庐江喜洋洋农业科技公司做技术指导。
公司负责人王宜坤告诉记者,生产基地内的早稻前期正处于抽穗扬花阶段,原本估计7月25号收割。没想到,7月初的大水造成这1000多亩早稻全都受灾,其中绝收面积超过300亩。正在王宜坤愁眉不展之际,庐江县农技部门的专家上门指导他针对灾情苗情分类施策,让他对恢复生产有了信心。目前旋耕、追肥、育秧等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王宜坤:
“最好在7月15号之前抢种下去,这样后茬产量还能挽回许多。9号我们就开始直播,前期也抢种了一部分秧苗,下雨期间我们用机插下午,想尽办法挽回损失。正常一亩1200斤的产量,(今年)到时候有800斤产量就很好了。”
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黄岗村,蔬菜种植户魏应进这几天正忙着抢收自家的十几亩鸡毛菜:(出录音1301)“当时基本被淹,正在抢收,要不然它会烂,不能卖了,人家就不能吃。”
合肥市包河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员朱海燕告诉记者,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指导农民针对蔬菜受淹程度和生产期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减小灾害损失。朱海燕:
“首先要做好的是排水,第二是叶面施肥,有的能上市的就抓紧抢收上市减少损失,有的要抓紧施肥,促进生长,尽量恢复根系,让它各方面恢复生产状态;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据省农委初步统计,目前全省蔬菜受灾面积超过140万亩,其中绝收的有50万亩。由于受灾地区都集中在非蔬菜主产区的沿江各地,因此对我省菜篮子供应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省农委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王亚林:
“伏缺菜和水灾叠加,对市场供应产生影响,我们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改种速生蔬菜,尽快供应市场;对于规模化基地,根据各地情况,提出适宜的种植方案,尽可能提高后茬效益。”
这几天,桐城市新渡镇胜圩村种粮大户刘双印正忙着补种自家绝收的八百多亩田地,桐城市农委给他免费发放了1000斤种子,支持他恢复生产。刘双印:
“(种子)10号晚上到的,全部免费,能播70亩,家里还有1万多斤种子,已经播种了500亩。”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各地上报需求救灾种子数量750万公斤,主要品种为常规水稻种、蔬菜种和玉米种。通过多渠道联系,目前,省农委已落实到位救灾种子502万公斤,同时受灾市、县农委也在自行组织调运调剂种源。省农委正根据各地需求变化,进一步帮助联系落实种源,确保供种企业与需求单位实现无缝对接。(记者:丁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