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1+10” “安徽经济快车”换挡提速
中安在线7月23日讯 (记者 宋艺) 走进江淮汽车忙碌的生产基地,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格外惹眼。不久它们将从合肥港启运,目的地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去年9月,美国GTA公司与江汽签订新能源汽车销售合同。这是汽车世界“后起之秀”的中国,首次向“车轮上的国家”出口新能源汽车。
绿色、环保、高效。正如新能源汽车一般,安徽快速奔驰的经济列车,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动力切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换。以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安徽快车”动力加码,换挡提速。
政策升级:从“1+6”到“1+10”
201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实施细则。作为我省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1+6”政策一改过去“科技部门先立项、拨款,企业再做项目、搞研发”的一贯做法,转向企业先投入、市场再评价、市县先补助、省里后补助,只认条件和绩效;由过去自由申报、专家评审、注重项目自身科技含量和水平,转向合同管理、绩效评价、注重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转变。通过“1+6”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基本形成了“企业愿意干、政府再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再支持”的推进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市县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继续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要以产业化的创新“加快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针对去年政策在试行中存在的“门槛”偏高、覆盖面不广、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今年3月底,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再出重大举措——“1+6”政策升级为“1+10”:修订了调整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扶持高层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共用、市创新能力评价5项实施细则,同时研究制定出科技重大专项、科技保险试点、实验室建设、专利权质押贷款4项实施细则,加上已出台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实施细则,从“1+6”到“1+10”,政策体系覆盖了创新驱动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系列新政策、新机制助推了全省科技创新潜力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正奋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人一跃”。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十,在传统产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53.2亿元,增长13%,对全部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1.1%,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高10.5个和10.2个百分点。
主体培育:增强企业创新实力 助推产业发展
5月下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2015年第一批项目公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获得支持。在类人智能技术这项前沿科技上,皖企正力争创造引领世界行业潮流的科技成果。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智能语音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呼叫中心等领域全面展开,并不断向家居、汽车等领域渗透,2014年,安徽省智能语音产业工业总产值60.4亿元,同比增长24%。
新常态的驱动力是创新、创业、创造,落脚点是产业、企业、产品,归根结底要靠千万市场主体,靠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和发展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减弱的情况,安徽强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各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业格局焕然一新。比如芜湖市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鲜明地提出打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而这样的基地,在安徽省共有14个。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让安徽的产业结构得到完善,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内涵,将为安徽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多轮驱动”。
依托骨干企业,安徽研发出新能源汽车、CVT汽车变速器、1600吨数控液压机床、智能语音、重载车轮、低温余热发电、煤矿安全、大功率LED芯片、汽车覆盖件生产线成套装备等一批牵动性强的新产品新技术,涌现出奇瑞、江淮、丰原、海螺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自主创新典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埃夫特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制造领域的空白。2014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61家,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企业创新呈现六个良好局面,87.7%的研发活动、84.9%的研发机构、77%的研发人员、79.6%的研发经费、74%的授权专利、94.4%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均出自企业。
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链条 加速协同创新
在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一款融合了声呐和图像实时可视技术的泊车辅助系统控制器已成为热销产品。今年以来,这款设备的月装车量达到15万套。也就是说,国内已有超过80万辆汽车使用了该公司生产的这套泊车辅助产品。取得这样的业绩,主要得益于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输送、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以及企业发展规划和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都有着全方位的合作。
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安徽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政策为杠杆,引导产学研各方协同创新,共促发展。除了直接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外,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等一批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在江淮大地蓬勃兴起。通过搭建这样集技术创新、成果培育与转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优质平台,把来自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为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营造了新的空间。
同时,安徽省还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为产学研打通环节,并从每年超过10亿元的创新基金中,专门拨出专款直接奖励把成果转化在企业的科研人员,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今年5月4日,省政府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拓展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给予真金白银的扶持。“安徽省出台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补助、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后补助、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共用补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补助政策,帮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解决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有效调动了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田旭东表示。
平台搭建: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对接
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在安徽,只要你有技术、想创业,政府就会尽力搭建平台。
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内的合肥宏晶微电子公司,是一家只有20多名员工、专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企业,其研发的高清数字多媒体主控芯片,可在电视与电脑显示器上播放i-Phone、iPad的图像和声音。该公司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资产规模仅有二三百万元,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为了帮助企业得到第一笔贷款,合肥高新区和杭州银行合作的“创新贷”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帮助企业融资3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为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安徽规定,所有科技攻关项目都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实施,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整合部分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产,组建了注册资本50亿元的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吸引相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首期发起设立总规模78.8亿元的三支基金。基金主要投向省内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科技创新企业,预计5年内将带动社会投资200-300亿元,支持几百家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加快发展。“我们要背靠科技资源、手牵金融机构,吸引多种产品,充分撬动资金,创新更多服务,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让科学家、金融家、企业家们在这里获得高效对接,让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足马力、扬帆出海。”尝到了社会资本“活水”甜头的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霞满怀信心地表示。
另一方面,为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我省着力构建多层次的上市融资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4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44家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通科技创新企业板,截至目前共挂牌企业178家、托管企业128家。
人才激励:强化招才引智“磁场”效应
今年2月,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联姻”后的首款国产路虎极光上市。加上此前与以色列合资成立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已经构建起涵盖中级、中高级、豪华级的品牌格局。这是奇瑞汽车实施企业战略转型的大胆实践,目标直指汽车自主品牌领跑者的位置。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为了与国际接轨,奇瑞汽车积聚了一批来自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据悉,芜湖市已先后出台40多份配套激励政策文件,从财政扶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创新型企业给予全方位扶持。为将人才引进来、留得住,该市启动了“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每年安排1.2亿元用于人才特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向芜湖集聚。
在全省范围内,通过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的实施,引进了一批集成电路设计、3D打印、智能装备等领域短缺急需的创新型团队和创新型领军人才。于此同时,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携带高端成果来皖创新创业,2014年共招引140个省(境)外团队,有67个团队与市县对接签约或落户。“与其说我们选择了安徽,不如说安徽选择了我们。”合肥知常光电科技公司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吴周令赞不绝口,“一流的政府服务,使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研发、办企业,还能不断吸引到新的人才,今后在安徽创新创业的劲头会更足。”
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对科技人员的奖励比例不低于成果转化收益50%,技术人员能获得奖励股权;构建众创空间平台,吸引更多的“创客”开展创新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在岗创业……在安徽,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举措和创新驱动的战略相继落地,成效初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出的无限活力,正在汇聚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