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安徽工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09.03.2016  14:30

创新,历来都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2015年以来,安徽省综合运用政策、资金等手段,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引导工业企业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这几天,当涂县红太阳科技公司规划建设的全球最大的“吡啶碱”项目正式量产,而在研发出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之前,多年来企业一直在低端的农药生产领域“打转转”。为了摆脱同质化竞争,企业根据国家产业导向,瞄准市场需求,把“吡啶碱”这种现代医药生产中最重要的催化原料作为研发方向,并依托率先在行业内设立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每年投入5000万元资金重点用于性能提升试验,最终把产品的纯度提升到国内最高的99.8%,一举打开了市场。

马鞍山市当涂县红太阳科技公司“吡啶碱”项目负责人 刘善和

由于我们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及时调整产业方向,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2015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5个亿,预计今年还会保持稳步的一个增长。

为了推动一批像红太阳这样的传统企业转型发展,2015年,安徽拿出5600多亿元资金,围绕汽车、家电、钢铁、化工、有色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施了1000项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和1000项技术创新项目,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安徽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局长 张绪翔

一批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构调整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传统的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新的比较优势,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除了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安徽还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主抓手,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在亳州市联涛电子公司,企业最新研发的一款连接笔记本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的“柔性电路板”产品正式量产,为了适应笔记本电脑轻薄化的趋势,企业放弃了传统的电子线束生产模式,创新性地把多根极细的铜线集成在一块柔性材料上,这样不仅使产品体积变得更薄,传输速率也提高了5倍以上。

亳州联涛电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 李海伟

通过不断地创新,产品不停地更新换代,2015年我们实现了6.5亿元的营业额,那么在未来公司还会有更大的增幅。

由于一揽子政策举措激活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实现产值8921.5亿元,同比增长17.6%,成为带动全省经济质量效益双提升的最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