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安徽”牵手“德国制造”

30.10.2015  18:32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心胸有多宽,合作舞台就有多广。未来5年至10年对中德来说都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两国合作将呈现更多契合点,不断获得新动力。”这是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期间,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对两国关系提出的殷切希望。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对德合作交流由来已久。早在1984年,我省就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正式结为友好省州关系。 30多年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农业、环保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德国世界500强企业大陆集团在华投资的首家全外资轮胎生产基地落户安徽,合肥学院成为中国对德合作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在皖德国专家三获国家 “友谊奖”、七获“黄山友谊奖”,2012年我省在汉诺威市举办了德国 “中国文化年•安徽周”活动……这一个又一个闪光点,如同音符,串联成曲,谱写出双方合作共赢、携手发展的动人乐章。

当前,中德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并有望在高水平上稳定向前发展。去年两国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提出以创新全面引领中德未来合作,德国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之间具有很多契合之处,中德是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表示,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高科技研发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德中在数字经济领域各有所长,两国就此开展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安徽在中德合作的大版图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地处中部,连接东西,在中国未来城镇化、工业制造升级上大有可为。创新是中德合作的关键词,创新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省持续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精心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区域创新能力跃居中部省份第一,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高端制造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省会合肥更是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之城,中科大、中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坐落于此,可以为未来中德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人才支撑。

立足新形势新常态,我省正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深化对德合作,积极引进和吸收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于我省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力和产业竞争力,统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深入谋划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欣喜的是,我省对德合作交流在现有良好基础上,正不断向前迈进。在制造业领域,省经信委等部门重点推动德国“工业4.0”与我省“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推动正在成长的“安徽制造”与世界先进的“德国制造”合作对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共同推动筹建“中德量子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省信用担保集团先期试点与德联邦州担保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新一轮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已经开启,令人期待。

德国有句名言,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从本月29日开始,德国总理默克尔第八次正式访华,在华期间专程来皖参观访问,中德一系列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也将在合肥举行。这必将对促进安徽与德国合作交流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让双方合作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为推进中德关系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贸合作

丝绸新路”结缘亚欧

聚焦

一条条黑色轮胎从自动传送带上鱼贯而来,年轻的工人忙碌着。旁边的空地上,已经通过质检的轮胎分门别类整齐堆放。 10月29日下午,德资企业大陆马牌轮胎有限公司设在合肥市的工厂正在满负荷运转。

正式投产4年后,今年5月,这家工厂的累计轮胎产量突破了1000万条。由于经营状况看好,大陆轮胎总部已决定继续扩大合肥工厂投资规模,在已投资3.2亿欧元、完成二期项目的基础上,追加2.5亿欧元,建设三期项目。三期建成后,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政府对企业提供的服务热情而专业,本地员工充满工作热情,以及合肥在科教方面的资源优势,都是我们选择在这里投资的原因。我相信,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麦克•恩格纳告诉记者。

数说

2014年,我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额为1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81%。今年1至6月,我省对德出口4.94亿美元,增长3.78%。德国是我省第七大投资来源地,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在我省投资16.3亿美元。

引进来”的同时,我省在对德经贸合作中积极“走出去”。截至2014年底,我省在德国设立境外企业10家,协议投资总额7115.05万美元。

概述

丝路悠悠,巧结亚欧经贸缘。今年6月26日,首趟开往西欧的“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满载货物从合肥北站出发,穿越欧亚腹地,直奔德国汉堡。从6月开始,每月下旬即有一列“合新欧”班列开往德国。我省出口产品踏上新“丝绸之路”,到达德国汉堡后,中转至荷兰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两大港口,再广泛推向西欧市场。

投资合作方面,包括8家德国世界500强在内的一批知名企业在我省投资设立116家企业。我省在德国投资的主要企业有安徽惠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桑乐金股份有限公司等。

科技合作

创新引领制造升级

聚焦

海德堡印刷机、凯驰高压蒸汽清洗机……走进位于省质监大院内的质量文化长廊,系统介绍德意志质量文化的德国馆尤为引人注目。展览以“质量标杆”为题,以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浓缩了德国制造的品牌、标准、崛起过程和成功经验,让参观者印象深刻。

德国制造是高品质的代名词,我们计量检测的专业设备不少是从德国进口。 ”在省质监局下属单位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机械所所长袁长洲告诉记者。机械所实验室内,有一台从德国引进的“三坐标测量仪”,对物体大小的测量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面 9位数。“这意味着头发丝万分之一的精确度。 ”袁长洲说。除从德国购买先进设备外,省计量院还积极与德方开展人员交流合作,今年聘请两位德方博士担任顾问,后续还计划互派工程师交流学习。

数说

每年4月在德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被誉为 “世界工业发展的晴雨表”,展览包括工业零部件和分承包技术展、管道技术展、电厂技术展、动力传动技术展、表面处理技术展、微系统技术展和研究技术展等。今年共有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多家展商参展,其中包括多家皖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数量超过1100家,仅次于东道主德国。

概述

我省与德国的科技合作涉及量子科技、质量检验、计量技术等多个领域。中科大与德国海德堡大学长期开展科教交流和科研合作,每年互派学生、教工和科研人员交流。两校正推动筹建“中德量子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围绕产品质量检测、计量技术提升等,省质监局与德国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合作。此外,我省还积极引进德国制造业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合肥锻压和德国劳费尔公司签署了《金属成型设备的合作协议》。下一步,省经信委等部门将重点推动德国“工业4.0”与我省“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推动正在成长的 “安徽制造”与世界先进的“德国制造”合作。

教育合作

办学之路越走越宽

聚焦

在合肥学院的校园里,矗立着一片挺拔俊秀、生机盎然的雪松林。记者徜徉其间发现,每棵雪松树前都有一块特制铭牌,上面镌刻着栽种人的姓名,包括德国前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德国下萨克森州现任州长威尔先生等国际友人都曾在此栽种。被合肥学院师生称为“友谊树”的雪松,见证了合肥学院一次次与德国交流与合作的深厚友谊。

据介绍,合肥学院目前已成为中国对德合作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成功合作的典范。在双方省州支持下,合肥学院先后与德国14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了 “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建立了机械制造工程、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一批骨干专业系。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通过对德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和开展了欧盟亚欧链项目和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固废处理项目、14届Workshop合作项目,共建了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等,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数说

自1985年我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共建合肥学院(前身为合肥联合大学)协议以来,下萨克森州无偿援助该校400万马克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教师培训、学科专业建设,先后派出330多名教授、专家来校工作、讲学,613名德国学生来校进行学习实习。2000年以来,先后有300多个来自德国政府、社团、友好学校及企业的代表团访问该校。

概述

我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始于1985年,当年双方就开展教育、职业培训交流与合作、共建合肥学院达成协议。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与哥廷根大学、奥登堡大学、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等之间教育合作与交流进展顺利。此外铜陵、马鞍山等地职业技术院校与下萨克森州BBS1 (诺特海姆第一职业学校)“安徽商人”项目合作,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人才合作

善借“外脑”助力攻关

聚焦

“通过引进德国专家乌利•威尼克,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位于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惊天液压智控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德国专家指导下,推广实施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SAP(企业管理系统),建立了公司标准成本体系,仅液压锤生产一项,成本下降约6%,产能提高约8%,创造效益数百万元。

1米90的高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1952年出生的乌利•威尼克来自德国波恩,拥有丰富的机械制造和企业高级管理经验。自2002年起,他先后30次来华指导工作,2012年通过外专渠道来到安徽。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液压锤缸体磨削同轴度难以控制、热处理硬度不均匀等多个长期困扰企业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固定式液压破碎机、多功能遥控拆除机器人等关键性技术突破,有效提升了产品国际知名度,他也因此荣获安徽省第十三届“黄山友谊奖”。

数说

近5年,我省在德建立了2个海外引智工作站,共引进德籍专家300余人次,组织了46批840人次赴德学习培训。在皖德国专家中,1名入选国家 “外专千人计划”、3名获中国政府“友谊奖”、7名获省“黄山友谊奖”。

概述

在德国专家指导下,我省近年来取得了汽车柴油发动机、智能交通等领域产品技术研发的突破性成果。今年4月,我省在马鞍山市博望区召开博望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专业镇与德国高级专家组织(SES)引智项目对接会,15家企业与德方进行了对接,同时,SES每年都派遣220多名德国专家为中国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仅去年就为马钢集团等数十家企业解决了相关技术及管理难题。

绿色生态普惠民众

聚焦

清洗、蒸煮、冷却、去头、去壳……16道严格步骤一道道完成,新鲜的虾仁在“全副武装”的工人的操作下,真空包装后由专用冷藏车全程零下18度运输到上海,再销往世界各地。在富煌三珍食品公司加工厂,董事长张波涛告诉记者:“我们每3个月发一次货柜到德国,共22吨大约30万美元。我们和德国RUD公司合作已有8年,每年出口贸易额达到100万美元。

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国家,一直都是我们产品的重要市场。 ”张波涛介绍,公司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鱼片、龙虾仁、整肢虾等,很多都是根据西方人饮食习惯开发,因此在欧洲深受消费者欢迎。此前公司随安徽省代表团参加在德国科隆举行的ANUGA国际食品博览会,重点推介的鮰鱼片产品引起了欧洲客商的强烈兴趣。公司与德方企业的长期合作,也有力促进了自身海外市场的拓展。

数说

我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合作始于1990年,双方政府共同投资兴建了合肥市中德友谊示范奶牛场,先后接待了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参观和交流,同时为国内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2000多人次。我省自1993年开始申报中德财政合作林业项目以来,总投资5亿元,其中德国政府援款1200多万欧元,优惠贷款2000万欧元,共营造林1.2万公顷。

概述

近年来,我省与下萨克森州农业合作交流增多,人员交往频繁。省农委与下州农业部先后签署了 《关于农业与食品行业合作的联合议定书》《农业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的联合声明》等框架性协议,重点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业职业教育、畜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德林业项目对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省与德国复兴银行、林业技术咨询机构、国际培训发展协会、德中友好协会达成协议,在德国和安徽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培训基地。以实施中德合作项目为平台,探索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整县规划、经济技术标准、政策体系和编制操作规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