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迈步拥抱科技革命新时代
新闻摘要
世界新技术革命大潮滚滚。21世纪,是自主创新的“大时代”!
达维多夫定律告诉我们:没有创新精神,永远只是执行者;只有敢为人先,才能成为先驱者。
“创新,是沉默者的长跑,是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身为科教基地、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合肥,依托“创新禀赋”,只有一路加速奔跑才能追上这个大时代的节奏。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合肥创新之步从未停歇。
“出政策、建平台、促改革、聚产业、强服务”,在“五位一体”中,合肥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用创新的思维指导创新,构筑了独具合肥特色的“创新维度”——
释放个体科教资源“点”和“线”上的强实力;放射产业集聚发展“面”上的辐射力;连接产、学、研“立体空间”的融合力;以协同创新等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激活“动态空间”中各类创新要素的活跃力……
作为“创新高地”,合肥在自主创新的多维时空中,一路穿越、一路跨越、一路超越。
一维空间
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上,一台名为“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的设备令许多国内外参观者啧啧称赞。这台安检仪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人均约1秒就能完成整个人体安检,是传统安检效率的5倍以上。全国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就是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最新产品。
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是最基础、最原始的创新要素,在宏观环境的“真空”状态下,从“实验室”到“教学楼”,从“车间厂房”到“办公大楼”,“两点一线”构成了简单的一维空间。虽只是个体,然而,这些创新资源的能力却不容小觑。
从1952年起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合肥科技资源集聚阶段。合肥吸纳了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及中电集团38所、16所、43所等顶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合肥已拥有56所高校、200多个科研机构、几十万名各类专业人才,被誉为中部地区智力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
可以说,合肥有着不凡的科技创新“禀赋”,在起点上就已遥遥领先。
依托这些创新资源,合肥创造了诸多“第一”: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窗式空调机、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检测雷达、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世界第一台VCD、第一台仿生洗衣机、变容式和最节能冰箱……
2012年、2013年,英国《自然》杂志连续两年发布《自然出版指数·中国》报告,对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城市按照论文质量标准,进行了基础研究实力排名。排名显示,合肥基础研究实力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而在科研机构排名中,位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则高居全国第二。
科研强,人才强,环境强,企业强。目前合肥集聚了一大批令外地城市羡慕的科技型企业,京东方、科大讯飞、美亚光电、阳光电源、海润光伏、量子通信……或动辄投资百亿,或引领千亿产业,或技术全国领先,这些科技型企业已然成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军者”。
二维空间
“面”的带动——放射产业集聚的辐射力
只单纯依靠创新资源“吃老本”,一味“单打独斗”难以做大做强,而且还有可能“江郎才尽”。合肥人在思索、在探究,竭力寻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实途径。
合肥用创新驱动战略的大手笔,掀起了自主创新产业化的“二维大幕”。
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全球能源紧张、国内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发展纯电动汽车,无疑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发展趋势。合肥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企业的生产研发优势,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广量占全国的60%。在国内,10台纯电动汽车就有6台是“合肥造”!
目前,全市聚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30多家,建成年产1万辆电动轿车生产线、1000辆电动客车生产线、1万辆电动商用车生产线和1.25亿安时车用锂电池生产线,诞生了全国首条纯电动车公交线路,推广纯电动汽车8813辆,居全国首位。
今年1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来肥专题调研新能源汽车时,盛赞合肥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
敢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合肥围绕智能语音、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十个一”推进机制,即一个发展平台、一个战略规划、一套工作方案、一套专项政策、一个投资基金、一批重点项目、一系列策划活动、一个基地或园区、一条配套产业链和一批新产品技术,平板显示、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在全国确立领先优势。
智能语音产业打造“十亿用户、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园”;光伏产业出台《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开启“1+3+5+N”政策扶持新模式,对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实现“拨款变投资、投资变基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安静、环保、经济的江淮iEV4代纯电动车一路驶过;科大讯飞语音技术让发短信打电话只要“动动嘴皮”……
产业引领创新,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产业引领下的合肥,“毕业”出一批又一批“创新军团”;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下,院所、企业、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共襄盛举,在热闹非凡的“产业大舞台”上翩翩起舞。
三维空间
科技成果“研发-中试-产业化”的三个阶段,前后两个环节分别有高校院所和产业界的驱动,唯有不可或缺的中试环节,成为许多科技成果难以逾越的“死亡峡谷”。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关键是搭建各类创新要素流动的桥梁。
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大市场”?合肥以全新思路开启产、学、研三者立体互动的新模式,打造产学研无缝对接的高端创新研发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等“四大平台”。
身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就是对接产学研的典型例子。这里俨然成为科技资源的“大超市”和“婚介所”。在这里,各类科技资源琳琅满目、各取所需;在这里,有创新要素若情投意合,则有“红娘”牵线搭桥,实现了“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找人才”一站式服务。
合肥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创业,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创新创业培育链条。新建科技创业苗圃,已培育创业团队80个,培育了科大讯飞、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等一大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当主体、院所唱主角、政府大服务”。合肥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了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公共安全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与20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企业技术研发有了“大智囊”,院所科研成果有了“大市场”,高校毕业生有了“好工作”,企业院所有了经营研发的“好人才”……在互利共赢的“立体式”合作模式中,人人尽享甜蜜的创新“果实”。
四维空间
“动态空间”的穿梭——以改革创新激发各类要素的活跃力
从“点、线”到“面”,再到“立体”,合肥“创新经验”堪称经典。然而,合肥自主创新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概念,它是在计入长、宽、高的同时引入时间概念,成为一种变化中的“动态空间”。在合肥,自主创新的“第四维”空间,就是通过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让所有创新要素融会贯通,是一种“以创新促创新,以创新激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就是典型的例子。该院是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建设原则设立,开展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实体机构,它采用“协同创新”的全新合作模式,致力于打造“东方硅谷”,产生更多“中国创造”。
该院创新人才培养与研发转化一体化模式,以“国字号、国际化”为引领,突破成果转化瓶颈,聚合国际人才资源,建设未来网、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支撑项目。目前已建成29万平方米,入驻400名工程硕士,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共建28个研发平台,孵化了48家科技型企业。
可以说,中科大先研院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诞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芯片”,还在于能通过“创新芯片”的撬动和引领,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轴线”,继而催生、带动“创新集群”。这种全新的模式,这种“动态式”的引领,不仅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体制创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还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起到重要的示范效应。
体制活,则发展活。修订《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地方法规;全力推动合芜蚌试验区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让敢于创新的研发者、管理者尝到了“甜头”;改革科技计划体制,从单纯的抓项目科技向抓产业科技转变,形成科技创新目标考核、统计和绩效评估体系……合肥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成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种“智慧”激情碰撞的全新典范。
未来,孕育着无限希望。各类创新要素,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吮吸雨露,在优越的“创新生态”里汲取营养,在交融变化的“第四维空间”中大展宏图,引领合肥这座“创新高地”阔步迈向一个崭新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