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积极落实创新型省份建设“1+6”政策
今年以来,淮北市认真传达贯彻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和创新型省份建设“1+6”政策文件,研究部署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确保政策“落地”。
一是学习宣传政策。通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县区科技局长会议和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全市科技系统及时传达学习王学军省长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讲话和徐根应厅长在全省科技局长会上的讲话以及省委、省政府“1+6”政策文件。组织开展科技政策进园入企活动,采取“面上培训”与“点对点”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分成县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校、科研院所7个“板块”,举办专场政策培训班,宣讲省“1+6”科技创新政策,举办科技政策培训班11场次,并印制100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送到每一个园区和企业手中。
二是出台贯彻落实意见。根据省“1+6”科技创新政策,结合淮北市科技创新发展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制定出台《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淮发[2014]7号),《意见》明确到2017年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出“实施产业升级工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20条保障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抓落实。
三是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工业经济、科技创新大会,会上,下发《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表彰了淮北市2013年度科技创新十强企业,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四是推进政策兑现工作。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淮北市试点工作专项资金(每年3000万元),目前第一批技术创新工程政策资金1572万元即已兑现到位。濉溪县、杜集区的相关政策资金也配套落实到位。在资金落实中,制定政策兑现方案,将政策兑现的确认权下放到县区,简化申报和流程,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五是调查摸底政策兑现情况。通过对创新能力、新产品和仪器共享三个实施细则调查摸底,符合2亿元以上仪器设备购置补助的骨干企业3家,仪器设备9台,省财政补助资金28万元;新型研发机构购置仪器设备补助,仪器设备3台,省财政补助资金25万元;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补助产品2个,省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共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1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