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肥逐梦绿色的不竭源泉
14.10.2014 14:56
本文来源: 林业厅
9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经过多年努力,合肥市实现了环城-滨湖-环湖的三级跳式跨越,由当初不足5平方公里的江淮小邑,嬗变为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大都市,并加速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合肥的生态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5.2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3%,环城绿带全面合龙,实现了合肥人20年来的梦想与追求。
是什么让合肥这座曾经缺林少绿的城市,变成了如今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森林城市呢?答案是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 全域一体推进
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市域主体坐落于大别山余脉江淮分水岭之上。境内岗冲交错、垄畈相间,是典型的缺林少绿地区。尽管合肥是全国最早的园林城市之一,但由于江淮分水岭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合肥林业的发展不均衡,导致森林覆盖率一直低于全国和安徽省的平均水平。
森林面积小、城市生态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举生态大旗,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环境承载力的大局出发,树立“大环境、大生态”的建设理念,科学谋划森林城市建设,编制《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造林绿化拓展到市域的山冈和角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4年,全市新增造林101.4万亩,四大城市森林圈基本形成。
一是建成以景观林为主的总长8.7公里、面积3000亩,以古城墙为基础、环城公园为骨架的核心城区森林圈。二是建成以防护林、景观林为主,总长50公里、面积1万亩的环城高压走廊森林圈。三是建成近郊森林圈。以全长106公里、每侧宽50-200米的绕城高速绿化带为线,将大蜀山森林公园、滨湖森林公园、城市饮用水源涵养林、大型林苗基地、退耕还林基地等森林资源串联起来形成的近郊森林圈,森林总规模超过30万亩。四是建成以东部、西南部山区森林,南部大型林苗基地,以及江淮分水岭脊线区域、环巢湖区域水土保持林等为基础的远郊森林圈。总长约260公里,森林总规模达60万亩以上。
四大森林圈的建成,让合肥“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梦想照进现实。
创新推动模式 工程引领发展
如何实现合肥绿色复兴?工程引领发展。
早在合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就提出,“要把森林城建设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上,按项目管理的要求,切切实实抓好每个项目,这样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最终实现森林城市建设目标”。
合肥不仅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结合地域实际,规划并实施了以森林进城围城、森林沿河沿路、森林覆岭、森林环湖、森林入村等“五森”工程,并以此为牵引,全面推进造林绿化提档升级。
着眼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实施森林进城围城工程。在城区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辟建小游园、小绿地、小片林,增加乔木林比重和绿化总量。在市辖4区中,加快退出传统农业种植,大力发展林苗两用林、经果林,建成了6个单体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森林规模达30万亩。尤其是大蜀山森林公园、滨湖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使合肥成为全国建成区唯一拥有两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城市。
着眼于河渠、道路绿化美化,实施森林沿河沿路工程。全面实施高速公路、铁路、县乡道、自然河流、渠道两侧植树造林,建设纵横交错、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森林生态廊道。在高速公路、铁路等沿线,建设1100多公里的生态景观大道;在连接城乡的道路沿线,建设2600多公里风景林带;在河流、干渠沿岸,营造500多公里防护林带,形成了“林水相依、林水相连”的生态景观。
着眼于巢湖生态修复与适度利用,实施森林环湖工程。2011年,安徽省区划调整,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在环巢湖周边5公里范围内实施成片造林、村镇绿化、矿山修复、湿地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等工程,近4年新增造林4万亩。同时,启动环湖路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滨水廊道。
着眼于江淮分水岭岭脊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实施了森林覆岭工程。江淮分水岭自西北向东南斜向横穿合肥,长141公里。该市在江淮分水岭脊线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大力实施“把树种上”工程,近4年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这个区域森林总规模达60万亩。
着眼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施森林入村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在行政村广泛开展一片成片造林、一个自然村庄绿化、一条道路绿化、一条渠道绿化、一座塘坝(包括小水库)绿化的“五个一”绿化工程,近4年实现村庄绿化3000个,完成造林10多万亩,村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苦干加实干,合肥森林进程、森林围城水到渠成。
创新投入机制 借力工商资本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合肥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办法创新,用市场化思路、产业化办法,把植树造林与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果木林、林苗两用林等产业结合起来,吸引工商资本进入林业领域。
首先,与苗木花卉产业相结合,积极发展林苗两用林。企业通过租赁土地的方式,培育大规格苗木。在不影响整体生态效果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适量销售一些苗木。近4年,全市新增林苗两用林80多万亩,招商引资企业、大户800多家,投资额近12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森林城市建设,初步实现了“生态变好、环境变美、群众增收”的目的。
其次,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发展经济林产业。葡萄是该市经济林产业的主力军,“大圩”葡萄和“同大”葡萄品牌远近闻名,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一些工商资本自发地引进发展一些名特优新品种,如大樱桃、香榧、蓝梅、油茶等,促进了传统经济林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快了经济林产业的转型升级。
再次,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商资本不断向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农家乐、林事体验等聚集。肥西县依托紫蓬山、三岗苗木基地等上万亩的林业资源,建成农家乐70家,年游客量20万人,产值1000万元。
工商资本的进入,有效地解决了林业建设用地难、筹资难、成林难等问题,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创新保障举措 保证建设实效
合肥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创建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合肥市承接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合肥市植树造林重点工程奖补细则》,不分所有制形式,对成片造林、绿色长廊、苗木花卉、经果林等多类林业项目给予奖补,鼓励社会各行各业参与林业建设,4年累计奖补资金近10亿元。
强化建设标准。制定了《合肥市植树造林导则》、《合肥市绿化施工导则》、《合肥市行道树施工导则》、《合肥市绿化养护导则》,从换土配土、植物选择、苗木规格、种植标准、养护管理等方面,对绿化流程进行规范管理。
强化合同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森林合肥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强化植树造林、土地流转等合同管理,明确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同时明确合同存续期间和期满后的相关要求,切实维护投资者和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目标责任。建立主要领导研究部署、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实行问责制度。
强化招商引资。通过苗交会、推介会、对接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合肥区位、产业、政策和商务优势,引进实力强、信誉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入驻合肥。
……
合肥,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建设森林城理念的城市之一,20年创新实践、20年砥砺前行,如今梦想成真:一座崭新的森林城市跃然于江淮大地之上,在缺林少绿、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江淮分水岭地区,闯出了一条独特的森林城市建设之路。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合肥人,也必将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新名片中,继续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华美乐章!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4.10.2014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