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能如何更强劲
·编者按·
去年9月,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启动建设。一年来,各地各相关部门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近一段时间,本报记者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采访,先后推出一批深度报道,集中展示基地建设新举措、新成效和新愿景。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基地建设在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要素资源保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有亟待补齐的短板。为此,本报邀请相关部门、基地和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基地快速健康发展,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建言献策。今起推出系列报道。
“我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居中部第1位,但企业的投入强度在中部居第3位,企业创新投入力度显然不够。 ”
——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完善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等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
高擎自主品牌大旗,从零起家的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短短八年,已成为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去年埃夫特整机销售量达1200台,建成国内首条机器人批量装配线,成为六轴工业机器人整机销售量第一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整机制造企业。埃夫特目前正与北美名校共同筹建北美研发中心,努力实现中、欧、美三地机器人工艺云技术联合研发。
机器人核心技术落后,关键部件研发能力不足,欠缺有实力的研发团队……瞄准产业“软肋”,将创新作为强劲引擎,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技术创新能力蒸蒸日上。“基地积极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建立技术研发支撑体系,激活企业创新力。埃夫特公司获批安徽省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德盛镁公司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瑞祥工业、东旭光电装备、鑫龙自动化等企业获批安徽省第七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金三氏数控、陀曼精机等单位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2项。”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兴起,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标志的“四新”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我省自去年9月推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来,各市将基地建设作为落实 “调转促”行动计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各基地不断锤炼创新“磁石”。截至去年底,首批14个基地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47个,增长22%。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40家,增长17.6%,占基地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到40.8%。
然而,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目前掣肘各基地发展的主要短板,企业主体创新意识低,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客观存在。基础性技术人才不足、技能型工人缺乏等因素,也制约了机器人、智能语音等技术密集型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支撑。”省发改委产业处处长徐志认为,企业是最具市场活力的创新主体,要提升基地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首先必须瞄准这一重要载体,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在基地建设中用好奖励补助、税收返还、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等政策,切实调动起企业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打造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
“我省全社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强度居中部第1位,高于湖北0.05个百分点,但企业的投入强度却低于湖北0.17个百分点,在中部居第3位,企业创新投入力度显然不够。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认为,要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完善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等政策,进一步激活企业创新主体,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
“合肥、芜湖、蚌埠等地虽建立一批高等级企业研发平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但关键设备和原材料本地化配套还较为薄弱。 ”
——发挥现有各类创新平台作用,再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实现省级基地国家级创新平台全覆盖
加快建设合肥ICC平台,积极推进合肥联合微电子中心(UMEC)建设,推动“粒子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加快基于讯飞语音技术的创新创业的扶持孵化……合肥市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作为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整合资源、集成政策,基地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合肥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虽然取得较好成效,但离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要求仍有差距。比如:缺少公共创新平台,加快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前沿技术攻克及检测等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合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坦言。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我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创新之举,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突出创新驱动,不能盲目创新,不能走单纯拼资源、拼规模的路子,包括三个关键点:一是有创新平台,如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是有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如列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创新创业特支计划、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等;三是有创新成果,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徐志认为。
从目前基地建设情况来看,合肥、芜湖、蚌埠等地虽建立有一批高等级企业研发平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但关键设备和原材料本地化配套还较为薄弱。太和现代医药、宁国基础零部件等基地缺乏国家级综合性的公共创新平台,在集聚人才、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滞后。
“作为创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加速器发展不足,是亟待加长的短板。 ”阮华彪认为,重点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发展,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创业资本、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孵化生态体系。
为完善创新体系,我省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围绕省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目前,我省孵化器总数达到91个,其中国家级17个,在孵企业3059家。全省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总数达到143家,建成院士工作站114家。
“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平台作用,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材料、基地元器件研发及生产、检测、计量、科技成果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省级基地国家级创新平台全覆盖、市级集聚区省级创新平台全覆盖。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
“一面是科研院所里科研成果‘锁在深闺’,一面是企业缺乏核心科技‘嗷嗷待哺’。 ”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
“产学研合作扎实开展,实现了借智发展、借梯登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马鞍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该市先后与清华、南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组建1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建设高校(产业)研究院6家、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家。“创新最终要体现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实现创新引领型发展的关键,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徐志认为。
“一面是科研院所里科研成果 ‘锁在深闺’,一面是企业缺乏核心科技‘嗷嗷待哺’。 ”当前,由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企业承载意愿和动能不强,且缺乏成果转化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等原因,基地建设过程中,产学研各方面尚未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创新的产业化能力还有待增强,以合肥为例,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杭州相当,但发明专利授予量仅为杭州的41%。”阮华彪认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重点在于要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强化协同创新能力,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融于产品开发和生产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聚焦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和领域,我省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2015年,全省共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4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家。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分需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全过程的服务,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流通的环节。 ”徐志认为,从成果转化的桥梁中介服务机构来看,目前直接参与服务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进一步扩大高校院所创新自主权,激发源头创新活力,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以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收益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深入开展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对影响基地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组织基地内企业联合社会力量协同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本报记者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