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创新先手棋 走富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2月22日讯(记者:王莹)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相继获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了安徽在全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走出了一条富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春节前夕,合肥科学岛上举办的“科学岛之春”社区春晚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被大家投票评选为科学岛上的2017年度“优秀所”之一。这一年,“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实现了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等离子体癌症治疗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批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党委书记张晓东: “研究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当然也是一种鞭策,希望我们有更大的力量、更高的热情完成我们所的科研工作和国家的任务,能在重要的面向国民经济需求方面做出贡献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年多来,安徽全面打造原创成果策源地,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五年来,我省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数量呈现井喷态势,共有6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我省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墨子”“悟空”和“天宫”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面开通、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首次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3项成果入选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入选201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合肥稳态强磁场装置实现4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 :“原始创新已不仅仅是一些点的突破,而是部分领域整理水平跃居全国前列,进入三跑并存、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阶段,这些原始原始创新成果必将为安徽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政策,开辟人才激励、人才引进、人才职称“绿色通道”,在医疗、教育、落户上“开绿灯”,让科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去年,耶鲁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刘湘涛、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子遗传学博士贾洪涛等海归人才在安徽大基因中心落户,组建了安徽未名天佳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防治疾病管理健康,致力于做基因数据解读的中国芯。安徽未名天佳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贾洪涛: “这里有安徽省最大的基因组测序中心,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通量最高的基因组测序仪器。软件上安徽对人才吸引的政策各方面支持特别给力,我们海归博士来这里从安家到各种项目支持都有配套设施,这些政策对海归博士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据统计,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10.3万人增长至37.4万人。特别是自2014年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以来,共吸引了300多个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
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下,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也加速提升,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创业创新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科大讯飞研制出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中电科38所研发出我国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江淮汽车继特斯拉之后攻克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技术,京东方世界首条液晶显示10.5代线实现量产……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0.2%;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310家,居全国第8位,成为全省产业创新主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省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建设,努力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战略支撑。省委书记李锦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关键的就是始终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打造一批新时代的安徽省实验室、重大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实现安徽科技创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