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举办“爱耳日”义诊活动 80分贝以上可能会让宝宝听力受损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昨天,安医大一附院举办“爱耳日”义诊活动,近500名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是先天性听障患儿。专家提醒,孕妈妈吃错药或是感染、生产时缺氧窒息、新生儿黄疸都可能导致先天性听力损失,听障高危人群最好做个基因检测,随时“跟踪”孩子的听力情况,3岁以前每年做两次听力筛查。
父母听力正常,宝宝却是重度听力损失
在昨天的“爱耳日”义诊活动,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献上了一场精彩演出。其中,5岁的平平(化名)表演了一段单口相声,引得台下观众们捧腹大笑,鼓掌称赞。他们并不知道,平平是个重度听力障碍患儿,能说会唱对他来说极为不易。
平平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平平出生3个月后被诊断为先天性重度听力障碍。
7个月大时,平平戴上了助听器,隐约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为了教孙子说话,爷爷奶奶煞费苦心,平平听不清,他们就一遍遍地大声说,抓着他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喉部感受发音,无论刮风下雨都按时带他去做康复训练。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平平的听力稳定,语言功能逐渐形成,终于可以与人正常沟通。
11个月大的萌萌(化名)出生时,爷爷病重,家里乱成一团,错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3个月左右,儿保体检时,医生发现萌萌不太会逐声,对外界几乎没有反应。经过专业检查,萌萌被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双耳听力100分贝, 只能通过耳蜗植入手术“重建”声音。这个结果,对于听力正常的萌萌父母来说,是始料未及的重击。
听障高危人群3岁前最好每年筛查2次听力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听障患者约8万余名,其中,患有先天性听障的新生儿近3万人,每千名新生儿中就有1~3人听力损失。目前, 合肥 市持有残疾证的听障人士约3000人左右。
“先天性听障患儿中,近六成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就是父母双方都是听障人士,或是携带听障遗传性基因。”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童步升介绍。另四成患儿的致聋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比如:孕妈妈使用致聋性药物或是感染风疹、弓形体、梅毒、巨细胞病毒等,生产时窒息、产钳损伤、新生儿黄疸等,都可能造成新生儿先天性听障。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3天内,即可通过听力筛查初步检查有没有听力问题。需要提醒“新手”爸妈的是,若是孩子没有通过48小时之内的听力筛查也别过于惊慌,极有可能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产生耳屎导致的,42天再复筛一次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有听障家族史的“准妈妈”,孕期最好做个基因筛查。“怀孕16周到22周时做个羊水穿刺,若是胎儿确定有听力障碍或是携带听障基因,可以早干预、早治疗。”童步升提醒道。有上述听障高危因素的孩子,通过了听力筛查不能大意,若是隐性耳聋或是迟发性耳聋,可能因为一次感冒、意外磕碰就致聋,一定随时“跟踪”孩子的听力状况,3岁以内最好每年做两次听力筛查。
80分贝以上声音可能会让宝宝听力受损
“躲”过了先天性听障也别彻底放心,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持续增加。研究显示,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2.7permil,青春期则高达3.5permil,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达73.58%。 生活 中,“偷”走听力的“小偷”可不少。
众所周知,经常戴着耳机听歌,或者长时间打电话,会导致听力下降。而对于小宝宝来说,80分贝以上声音就可能造成听力损伤,“儿童对声音感知的灵敏度要高于成人,长期听超过80分贝的声音可能会对孩子的听力系统造成伤害,而且是不可修复的。”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邱建新提醒,噪声对听力系统的损害还可能影响儿童脑部发育,会导致情绪焦虑、反应不敏感等问题。
年轻人易发突发性耳聋,“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熬夜疲劳,容易导致内耳血管痉挛或堵塞。另外,久坐伏案,缺乏锻炼,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感染,也会引起突发性耳聋。”邱建新提醒,突发性耳聋一定要抓住就诊“黄金期”,否则可能会重度耳聋。
另外,若是家人总是“只闻其声,不知其意”,极可能是患上了神经性耳聋。耳朵和大脑之间的神经“通道”出了问题,听到的声音不能及时传给大脑,才会反应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