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形势趋好 “提效”应对压力

22.10.2014  11:26

  受传统市场需求回暖、政策红利显现等因素拉动,我省外贸出口形势逐渐好转。但同时,新兴经济体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发达经济体复苏不稳,外部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实现全年外贸预期目标仍有很大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外贸在努力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

  出口连续6个月增幅超两成,外贸结构逐渐优化

  裁剪、车缝、熨烫……近日,走进颍上县新马(安徽)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生产的高档成衣,出口到欧美、韩国等地。 “我们90%的产品都是用于出口,通过促转型、抓订单,今年前8个月实现出口额2300万美元,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公司总裁黄祖运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支持外贸稳增长政策落实到位以及海外市场陆续复苏,我省出口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出口增幅持续回升。 9月,全省实现出口额2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统计显示,从4月到9月,我省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为49.7%、55.6%、25%、28.5%、27.4%和28.5%,已连续6个月增长20%以上。

  外贸结构逐渐优化,出口产品正从低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移,出口产品更多以“升值”代替“升量”。以今年前8个月数据为例,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回升,累计出口10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占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52.7%。按单一海关代码统计,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进出口分别位列第1位和第5位,打破了铜、铁冶炼企业对安徽外贸前5位的长期垄断。

  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不畅,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压力不小

  受综合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国际贸易壁垒等影响,我省汽车、空调器、箱包、塑料制品等优势传统支柱产业出口不畅。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2.5%;汽车出口同比下降4.1%,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下降14.6%。

  “汽车行业出口下降,保增长压力还是很大的。 ”江淮汽车国际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说,欧美日韩等传统汽车大国增长没有达到预期,就来新兴经济体抢市场,而国内车企由于国内市场发展的瓶颈期,也在开拓外需市场。 “种种情况碰到一起,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

  “眼下,外贸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下的新挑战。”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张建才说,当前世界经济虽有回暖,但复苏态势不稳;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小出口企业尤为困难;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产业和订单对外转移加快,这些都成为制约我省外贸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来自省商务厅的分析显示,按照全年外贸实现10%的增长目标,我省今年要实现进出口额502亿美元。但是前三季度完成全年外贸目标进度的73%,落后计划进度2个百分点,差额为20亿美元。根据近10年的外贸数据,我省第四季度外贸总值往往比前三季度均值要平均高出6%。也就是说,今年第四季度月均外贸值需提高至45.1亿美元,比前三季度月均值增加4.4亿美元,提高10.8%。由此看来,第四季度形势不容乐观,任务比往年更加艰巨,完成全年外贸预期任务压力很大。

  稳外贸重在调结构,效益比增速更重要

  虽然我省外贸出口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从三季度看,进口额、出口额呈现逐月下降态势,凸显出外贸转型必须经历的阵痛。 “越在这个时候,越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支持政策转变,把重点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张鹏表示,步伐慢了就会削弱外贸整体竞争力。 “提升效益有两条路,一是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做强品牌溢价;二就是从产品研发开始就用当地资源,降低产品成本。

  当前,我省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随着有效投入持续增加,多年发展蓄积的能量正在释放。总体上,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大于下行的压力,这将给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据合肥海关近期对全省外贸企业开展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问卷调查显示,在订单方面,41%的企业表示有增加,32%的企业反馈不变;在出口信心方面,40%的企业预判未来经营形势乐观,30%的企业预判基本不变。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外贸经营主体和出口增长源,让更多的安徽产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要创新加工贸易模式,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改革创新的新动能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我们不应再把焦点过度集中于外贸增长速度,而应着眼于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师刘爱华表示,“保外贸”重在调结构,这既是外贸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迫切任务,也是安徽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有效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