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水稻育秧工厂化“多快好省”

30.05.2014  15:08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在安徽凤台,往年这个时候水稻种植户们就要忙活着育秧、插秧了。5月29日,安徽农网记者来到凤台县蒋玉忠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却着实看到了一出新鲜事:生产车间里,7、8名工人正忙着运土、送种子、检查托盘放入育秧机流水线。育秧机的工作传送带上,机械研磨营养土,自动装盘,均匀撒种……就这样,一个个育秧托盘欢快地“”下了流水线。       “这种育秧方式叫水稻钵体育秧,生产以后还要把它移到育秧基地。”凤台县农机局工会主席高尚勤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带领记者来到基地。基地内,土地已被分割成整齐的条块状,已移植过的地块内,水稻秧苗一畦畦郁郁葱葱。每一个田块的间隙,还在自动喷水浇灌。“这是温度高了,适当喷水能够保证秧苗健壮生长。”高尚勤说。

        “咱们工厂化育秧,比老百姓自己育秧的产量要高,因为单位体积内秧苗的数量多,而且长得快、长得好,你们看,这是移植了十天左右的苗,根长得多粗壮!”正在田间忙碌的合作社社长蒋玉忠,见到记者到来,高兴地向记者们介绍水稻育秧工厂化的好处。“这些秧苗,一般移植到基地后15-18天就可以下田机械插栽,不但育秧阶段比传统方式节省时间,插秧时利用机械更省时省力!从成本上说,老百姓如果自己育秧,一亩地的支出在300块钱左右,工厂代为统一育秧,只收取不到两百元的费用。可以讲工厂化育秧完美实现了‘多快好省’!”         据悉,凤台县是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试点水稻育秧工厂的地区之一。为推进育秧工厂化,该县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工厂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县水稻育秧工厂已发展到202个,其中新建146个,成功带领当地及周边水稻种植户基本告别了传统的“三弯腰”种植历史。   ( 来源:安徽农网  曹晶晶/文 张寒松/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