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份子理财背后藏风险:涉嫌打法律“擦边球”
自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各类千奇百怪的互联网创新产品也纷纷出现。无论是最早的余额宝,还是后来兴起的众筹、P2P、票据理财,其特点都是一步步降低普通市民的投资门槛,因此,这些创新产品一经推出就依靠着“低门槛、高收益”的标签遭到“秒杀”。近期,网络上出现了1元钱团购银行产品、1000元凑钱建房等创新产品,这种凑份子式的理财尽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门槛,但这种创新是否合理?高收益的背后又是否存在着风险?
凑份子理财之一
银行理财产品线上1元团购
如今,平日里高达5万元起购的银行产品也出现了线上团购,起购金额仅1元,激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记者登录一个在线理财网站发现,该网站醒目位置标有“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1元起,跨行购团购”。据其工作人员介绍,该业务是接受用户的委托,以“多对一”团购的模式代购银行理财产品,即投资者最低可1元参与,筹够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金额之后再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产品到期后,该网站支持无限额当日提现,普通用户需支付每笔5元的手续费。
除此之外,该网站每日会推出一款收益率为7%的限时“秒杀”产品。该收益除了银行的预期收益之外,还包括其提供的“辅助收益”。其实,这类产品此前并非没有先例。今年5月,一款名为94bank的APP也在平台上推出了一款“银行宝”,其不同之处在于是“多对多”的创新模式。即94bank从数十家银行选择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形成了多个债权后,94bank作为债权转让人再将这些债权组合打包进行出售。
风险提示:涉嫌打法律的“擦边球”
普益财富研究员牟鑫对记者表示,尽管该网站的确降低了用户的投资理财门槛,破除了地域限制等,但其种种卖点却涉嫌打法律的“擦边球”。其销售模式不符合首次面签的规定,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风险评级为一级和二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需在本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销售也不能进行任何委托和外包。而该网站是以网站法人代表名义去做风险测评、面签和购买理财产品,其风险等级不能作为真实投资者的风险等级。
另一方面,用户在购买该网站产品时,首先要将钱充值到其在第三方支付的虚拟账户上,再通过签署电子协议“委托”平台代为购买选中的理财产品。这表明投资者并没有与银行直接建立和形成理财产品买卖合同关系,将导致投资者面临无法跟踪、确认资金取向,投资者需承担利益受损的风险;此外,网站是否遵从客户的委托,投到相应的理财产品中也无从保证。
牟鑫提醒投资者,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充分考虑其背后的隐形风险,切忌盲目做出投资选择。
凑份子理财之二
房地产众筹 千元建别墅
不仅仅是5万元起的银行理财产品,千元就能参与筹建别墅的方式也出现在网络上。尽管今年楼市状况不佳,地产商们也求新求变,在限购政策逐渐松绑的背景下,房地产也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玩起了时下最时髦的“众筹”。
记者注意到,做房地产众筹的一般有P2P网贷平台、地产电商等。一家名为团贷网的P2P网贷平台在今年就推出了一款名为“房宝宝”的众筹买房产品。该产品的投资门槛为1000元,投资标的为东莞某别墅。目前,该产品已经推出了五期,1450万元至1800万元的筹资额均已完成。
据了解,所谓的“众筹买房”就是指该P2P平台以一定的折扣预订一批房源后,从互联网募集购房资金,同时与第三方托管财付通签订资金托付协议。众筹目标完成后,将房子产权委托给第三方公司管理,待找到买家后众筹者投票决定将别墅转手出售,产权再交给买家。之后,众筹者们将按照投资份额分配售房所得。
风险提示:监管缺失靠自律
楼市不确定性影响投资风险
相比5万元起的银行理财产品,价值千万元的别墅仅花1000元就能够参与筹建,听上去似乎更加玄乎。“众筹买房”是否会成为看上去很美的互联网泡沫呢?不少业内人士都提醒,众筹买房因监管尚不到位和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其风险并不小,投资者需要警惕。
目前,尽管监管层已就众筹和P2P网贷的监管展开相关调研,但尚未出台具体的监管政策。对于众筹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定论。因此,在众筹兴起初期,无法靠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更多需要依靠的是行业自律。
除了众筹本身的风险以外,房地产众筹还面临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近半年来,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房价下跌的情况大面积发生。一旦众筹的房价下跌,以低于众筹的价格成交或未能成交,则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就要面临损失,即使因不成交而返还款项也会造成期间的利率损失。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需要警惕这类标榜高风险的投资,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