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遗址再现最新成果 五千年前古人挖壕沟抵御侵害
昨天是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仪式在凌家滩遗址举办。数位考古专家,中科大、安大历史系共70名学生到场参观了正在进行的环壕遗址发掘现场。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自2013年开始,在调查、钻探的基础上,凌家滩考古发掘队已在凌家滩遗址及其外围进行了三次共4个地点的发掘,取得了一批新的考古成果。
发现周长超2公里壕沟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发掘现场。发掘队队员正在探方里忙碌着。领队朔知教授告诉记者,这次发掘,发现了周长超过2公里的壕沟围绕遗址,一般深度在2米左右,个别地段最深达6米以上。
发掘结果表明,壕沟沟口宽约30米、深约2米,沟内堆积分为四个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汉代、唐宋、明清时期,主体年代与凌家滩墓地的年代大体相同。壕沟内侧斜坡上堆积了丰富的凌家滩文化时期遗物,沟底则十分稀少,反映了壕沟内侧的居住活动及倾倒垃圾较为频繁。
“出土的凌家滩时期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的彩绘陶。”朔知表示,此外还发现了较多的动物骨骼,以猪的上、下颌骨为主,并有鸟禽类肢骨。记者注意到,发掘出来的遗物种类有鼎、豆、盘、碗、缸、罐、瓶、壶等,另有大量使用后废弃的砺石残件,其他石器主要为木作工具类的锛、凿等。
据介绍,该大型环壕位于祭祀遗址墓葬区和居住遗址之间,而壕沟正是划分居住区与贵族墓地的一道重要界线,同时也能起到居住区不受洪水的侵害、防止野兽和其他部落侵袭的作用。通过计算,这样一个大型环壕,在当时有16万立方米土劳动量,说明当时凌家滩部落已经能够运用公共权力,能够动用周边居民来做这样的大型工程。
首现超200平米大型建筑
“为了了解当时的居住形式和建筑结构,我们对凌家滩遗址石头圩和外围的韦岗遗址进行了发掘。”朔知表示,凌家滩遗址石头圩发掘点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已发现一处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由于发掘面积受限,形制未完整了解,但确认该遗迹整体呈弧形,外侧有宽1.5米~2米的基槽,槽内填满了红烧土,应非一般居住遗迹。
据介绍,此次除了发现环壕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居住区,这些居住区集中在壕沟环绕的区域内,在环壕外围还有零散居住点,以挖槽填红烧土作为建筑的基础,以木骨泥墙为墙体,并出现了面积至少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特殊建筑。
据悉,这处大型建筑显然不是普通人居住的,是公共权力的建筑,反映了原始文明向阶级社会迈进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拥有大量玉石器,还发展了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考古部门已连续6年开展了8次区域系统调查,踏查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在整个裕溪河上、中游发现与凌家滩遗址大体相同的遗址10余处,证明了凌家滩遗址并非一枝独秀而是有着厚实的社会基础。
田斌峰 本报记者 金学永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