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实施生态工程取得新成效

18.09.2014  11:33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9月18日讯     (来源: 右江日报)近年来,凌云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 、石漠治理、美丽家园“三大”生态工程,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7.7%以上,该县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生态的根本在造林。该县县委、县政府动员引导群众放下“柴刀”,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尽量改种核桃、李树、板栗、八角、油茶、酸梅等高效经济林果。“要改种果树,当时确实有顾虑。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种起了板栗树苗。”该县泗城镇陇照村村民杨大叔说,“经过精心管护,成熟后运到市场上卖,没想到很多人都喜欢原生态的,销路不错。”从2001年起,该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8.05万亩,农民人均获得退耕还林各项补助1000多元。
      青山绿水得到恢复,“金山银山”也发展起来了。随后,该县大力治理石漠化,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逐年减少石漠化面积,并将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结合起来,巩固生态绿化成果,进行土地整理,调整产业结构,栽培经济林果等,使石漠化治理初见成效。
      在治理过程中,该县种板栗、八角等经济林,同时还种高产高效的松木、杉木等用材林,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作物种植两不误。经封山育林的大石山,灌木和野草已得到有效保护,曾经一些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方经人工草皮固封,现在已是一片绿地。山上人工种植的水源林及经济林长势良好,为村民新建的山塘水柜、排灌沟渠、引水渠、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堤、河堤整治、拦河坝等工程设施,使用状况均良好。截至目前,该县共治理石漠化100多万亩,种植经济果木林40多万亩,全县农民每年实现增收上千万元。
      在下甲乡彩架村,400多户村民房屋统一白墙,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耀眼,各家各户家门口摆放着统一的小垃圾桶,道路两旁还立着分装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固定垃圾桶。村旁河流清澈见底。这是凌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以来,全区上下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升级,实现了县乡村环境整治全覆盖,让更多像彩架村这样的村庄变得更加美丽宜人。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000多名党员干部在农村指导清洁乡村工作,全县8个乡镇110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建成泗城、沙里等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新建垃圾池、焚烧池(炉)1000多个,对村屯、田园、河流、水源头进行综合治理,全县垃圾清运率、处理率达90%以上,实施农村整治示范项目100多个,直接受益人口21万人。 (杨秀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