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着力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07.12.2016  21:37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沈建平本报通讯员 吴晓珺

据安徽日报消息,11月30日,省政府在南陵县召开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会议提出:今冬明春,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实施水毁工程修复、薄弱环节治理、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八大工程”。省农田建设指挥部决定将12月定为“水利兴修突击月”,在全省迅速掀起水利兴修高潮。

“小农水”亟待改造提升

我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标准低、配套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普遍存在老化失修、功能衰减等问题,防汛和抗旱功能逐步减弱。今年汛期,我省沿江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发生严重涝灾和山洪灾害,也暴露出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早在2013年,我省就启动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动计划,即用5年时间,通过鼓励多元投入、支持自主建设、创新管护机制等5项改革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等“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使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0%以上。 2014年以来,我省又将小型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纳入民生工程,着力改造提升“小农水”质量标准。

日前,记者来到蒙城县乐土镇,在东溢沟水利建设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有3台挖掘机正在沟里清淤。这条沟全长7公里,是贯穿三个乡镇排灌大沟。乐土镇副镇长韩鹏告诉记者:“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这条大沟无法达到排灌要求。去年冬修时,我们疏浚了东溢沟的上游,今年冬天继续疏浚下游,工程完工后将实现蓄排兼容,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0亩,新增除涝面积6000亩。 ”

在蒙城县许疃镇,镇党委书记李克风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镇里的沟渠基础还很好,但以后一直没有维修清淤,遇到大雨就成涝灾。自2014年开始,镇里利用各种项目整合资金,重点治理地头沟,治理片区达5.3万亩。今年,水利冬修又规划了4万亩,现在就是下大雨,地里也不怕涝了。 ”

许疃镇小农水改造成效只是我省实施这项工程的一个缩影。省水利厅农水处戴健告诉记者,实施“八小水利”改造提升工程,截至2015年底,我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达284亿元,完成土石方量16.8亿立方米。共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200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35万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3440座,改造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中小灌区255个,扩挖塘坝25.7万口,整治农村河沟2.2万条,修复新建机井10.8万眼。全省新增蓄水能力9.9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294万亩,小型水利工程效益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闯出建管新路

11月17日,记者来到在休宁县万安镇钟塘村,看见七八个施工人员正忙着翻修南一支渠。 “这条沟渠过去常年淤积,杂草丛生,水流不畅,排灌都成问题,群众意见很大。现在动工修成深1米、宽1.5米的水泥渠,既方便明年开春的农业灌溉,又能在汛期及时排涝,利用率高,老百姓非常受益。 ”该县水务局水利股朱来兵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县位于皖南山区,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 “需要改造提升的小农水项目点多面广,单项工程奖补资金标准又低,实施难度较大,必须深化改革,吸引社会投资,为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朱来兵坦言,目前,该县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形式仍比较单一,主要以承包、租赁为主,拍卖使用权、股份合作等形式相对很少。

“目前,农村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由村组管理,仍存在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晰等问题。如承包、租赁的工程,承包人责任意识不强,合同履行职责不到位,平时只用不管。另外,工程的日常管护和维修经费还需政府埋单。特别是部分塘库,承包人只顾养殖利益,有时不服从当地乡镇、村管理,存在汛期超汛限蓄水、旱时不愿意放水等现象。”提起小农水的管护现状,朱来兵向记者介绍道。

如何建好管好小农水?休宁县水务局程建平局长告诉记者,该县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将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确权登记,并颁发“两证一书”(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政府+协会+公司”社会化管护体系,大力培植壮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组织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在工程建设标准提高了,产权形式变化了,管护方面的细节更要落实好。 ”戴健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小农水建管新体制,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如定远县凯源公司自建自管农田水利工程,打造“路成网、田成方、鱼满塘、畜禽旺、瓜果香”的循环经济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效应十分明显;怀远县荆芡乡涡南村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既节约了灌溉成本,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广德县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环境保护、交通道路管护人员合并,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管护效果很好。

管护须建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农村“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减少,与实际需求相比缺口大,如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成为难题。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生产规模化趋势对农田水利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

戴健告诉记者:“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允许和支持‘自建、自用、自管、自维护’模式,探索建立与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相适应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型水利工程效益。 ”

日前,记者来到庐江县同大镇长安排涝站。这个小型泵站建成后,由排水站专业管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同大镇负责补助管护费用。庐江县水务局农水科薛尧勇说:“目前,我县已成立益民农业水利专业合作社等26家水利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管护模式:对有灌溉和养殖等多种功能水利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护主体;对土地经营权流转范围内的水利工程由新型经营主体管护;对跨村及具有防洪任务的水利工程,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公司管护;对一个行政村内的水利工程,试点以村为单位,成立水利专业合作社、用水协会或村级水管员进行管护,镇水利站负责监督考核。 ”

据省水利厅农水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成立了264个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开展管理创新试点。在管理载体上,着重扶持、培育水利专业化管护实体、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新型管护组织;在运行模式上,对跨村的和小水库等重点小型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范围内的,原则上由该经营主体自主维护;对多主体受益、范围明确的工程,通过组建用水合作组织,形成受益主体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统筹管理运行机制。同时,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政府管理为社会共管,扭转过去乡镇水利站管不了、村集体无钱管、农民群众不愿管的被动局面。创新建立小农水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小型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发挥长期效益。

题图:冬修时节,在休宁县万安镇钟塘村,几名施工队员正翻修水渠。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原标题:“小农水”如何发挥“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