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村流通 安徽省打造农村流通体系3.0版
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到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再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互联网 农村流通”。
插上电商“翅膀”,农村网络消费成新增长点
岳西县和平乡太平村,是一村一品瓜蒌专业示范村,地处大别山最深处的驼尖脚下,沿着弯绕崎岖的盘山公路,从县城驱车到这里虽然只有20多公里,却需花费近1个小时。
“去年因为销路不好,瓜蒌子很难卖出去,不少种植户准备转种其他农作物,瓜蒌面临减产的危险。”太平村大学生村官林卢珍说,电子商务的到来,小生产对接上了大市场,给瓜蒌子销售带来了商机,今年全村瓜蒌种植面积增加了300亩。
当流通遇到了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个大别山腹地的小山村。不仅让村民体验到“足不出村、购遍全球、啥都有卖、超级省钱”的便利 生活 ,还让农产品销售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飞出了大山。“仅在5月份,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就实现代购代销111单。”林卢珍说,一些平时不太好卖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不仅卖价高,销路也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岳西县电子商务拉动消费增长7%以上,促进产品外销增长16%,直接参与网上创业青年2000余人,带动就业近3000人。
“理顺农村流通环节,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岳西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是我省近年来推进‘互联网 农村流通’的一个缩影。”安徽商之都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刘家杰表示,流通决定生产,传统意义上,农产品进城渠道有限,如果没有人收购或者行情不好,农民往往会遭受损失。而电子商务在农村的“野蛮生长”,彻底改变了农村传统流通方式。“它通过与消费者精准对接,简化了中间环节,畅通了进城渠道。”
随着“互联网 农村流通”的深入实施,农村网络消费不断扩大,逐步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据省商务厅初步统计,今年1季度,全省乡村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比城镇高0.6个百分点,占全省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农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首批7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网上交易额10.26亿元,同比平均增长21.3%。
改变消费观念,新型农村流通网络初步形成
如果说2006年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是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1.0版本,那么2013年省政府启动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就是2.0版本,去年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就是3.0版本。
3.0时代,消费品如何进村,农产品如何进城?业内人士认为,关键是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将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衔接起来,彻底改变农村流通方式和消费观念,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据省商务厅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7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快递量达331.8万件,同比平均增长28.6%,彰显出“互联网 农村流通”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安徽大学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中心负责人刘晓云认为,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乡镇商贸中心和中心村连锁直营店成为网购商品的实体展示店和配送服务终端,不仅帮助村民解决了消费便利和放心问题,还搭建了“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快捷平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