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明在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3.05.2014  18:38
 

稳中求进 不断创新

力争我省2014年购机补贴工作再创新佳绩

2014年3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标志着安徽省2014年购机补贴工作将正式启动,历时数月的准备工作,如资金分配、实施指导意见制定、补贴额一览表制定、补贴产品的分档归类,以及补贴系统的调整等多项工作基本就绪。根据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暨农机化工作座谈会,以及我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为规范、高效、平稳地实施好我省2014年购机补贴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购机补贴政策促进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精心组织,规范操作,2013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创新试点圆满成功

根据农财两部实施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2013年。我省在总结先购机后提出补贴申请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新的购机补贴操作模式。改省级结算为县级结算,改差价购机为全价购机,改企业结算为直补购机人,改暗补为明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程序优化,各方满意。全年共落实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省财政补贴资金4667万元,补贴机具16.7万台,受益农户10.6万户,拉动农民投入26.5亿元。较好地带动了我省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是农机化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化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6140万千瓦,同比增长4%,位居全国第四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2%,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二是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大型机械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薄弱环节机械如玉米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发展迅猛,全年共补贴粮食生产环节的机具10.1万台(套),补贴资金9.8亿元,占资金总量的89%。全省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7.98万台、14.5万台、2.1万台,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3%、12.8%和20.5%。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2013年全省农机合作社达到2368个,增长33.9%;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460亿元,增长11.9%,农机化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新亮点。

四是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我省粮食生产主要环节和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小麦生产全程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生产除栽插环节外,其他环节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插秧机发展较快,总量从2004年的396台增加到2013年的2.1万台,水稻机械化种植率也达到31.8%。另外,薄弱环节如玉米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也达到56.5%和25.2%,尤其是抢收抢种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夏收期间,全省3600多万亩小麦抢收任务仅用一周时间就大头落地,小麦机收率为98.4%。除非特殊情况,基本上能够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五是农机工业借势发展。2013年,全国农机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我省更是一枝独秀,取得了30%多的发展速度。全省共有135家省内农机企业963个农机产品进入补贴范围,共销售补贴机具6.3万台(套),补贴资金2.5亿元,较上年增加1.1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22.7%。其中奇瑞重工产品获补贴资金 1.7 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15.5%,较去年增加1.3亿元,所占补贴资金在我省销售补贴产品企业中由去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

为实施好新的操作模式,2013年,各级农机部门、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措施、好办法:

一是细化方案,推行便民服务。针对新的操作模式,针对新的变化要求,各级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细化方案。资金分配向粮食生产重点环节、向薄弱环节倾斜,购机时间农民自定,交易价格群众自谈,一站式服务接受补贴申请,机具审核关口前移,资金结算适时跟进。保证了重点,满足了生产,优化了服务,企业欢迎,农民满意。

二是公开信息,主动接受监督。通过报纸、电台、杂志、网站、宣传材料等多方式,高频次、长时间地宣传报道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及相关要求。开通农机在线交流,了解购机补贴动态;完善农机化信息网站及购机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定期公示购机信息和资金进度,接受社会监督,引导农民理智购机。

三是强化调控,加快资金进度。2013年,省局不再直接开展资金结算工作,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政策调研、宏观管理上,加强对基层购机补贴工作的指导和调控。针对部分地区结算进度慢等问题,多次召开购机补贴工作调度会和政策座谈会,引导各地主动作为,及时根据资金余量调控购机需求。加强同财政部门沟通和协调,共同督促各地财政部门及时完成资金拨付,切实加快实施结算进度。

四是严格督查,惩处违规行为。去年补贴工作开始不久,投诉工作量异常增多,省局及时分析研究,找准原因,果断决策,约谈部分企业,强化政策宣传,强化大企业监管,很快平息了异常的投诉。实施期间,省局不仅开展常规的6个督查组监督检查工作,而且还组织开展了“安徽省农机局领导班子督查月”活动,通过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实施后期,邀请第三方社会调查力量,组织开展了购机补贴电话抽查,对全省1520位农户进行电话回访,调查购机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另外,建立健全了农机购置补贴信访投诉处理制度和督办件办理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组织调查,严惩违规违纪行为。省级全年受理信访案件25件,经调查核实有问题的,进行了严肃处理。

五是加强考核,开展绩效管理。把绩效管理作为推动购机补贴工作的重要抓手,完善考核指标,建立了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了延伸绩效管理专项督查,对通过绩效考核评选出的25个优秀单位和66个优秀个人,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表彰,并通报地方政府。刚才盛海处长宣读了省局对绩效考核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扬的通报。

一年来的创新试点集中体现了市场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监管意识。实践表明,我省的操作模式是符合实际,是可行的,得到部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国同行的好评,2013年,在我省召开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绩效延伸暨培训工作会议、华东片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上,胡乐鸣副司长对我省的许多做法均给予高度评价。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暨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农机化司专门安排安徽做购机补贴典型发言,李卫国司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先购机后申请补贴的做法,农机化司在2014年农财两部实施指导意见解读中再次肯定我省的操作模式。2013年,山西、青岛、宁波等多个省市农机同行来安徽学习考察我省的做法。

成绩和荣誉来自不易,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各级农机、财政部门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向长期奋战在购机补贴战线上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大家辛苦了!

二、认清形势,明确责任,牢固树立农机人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

当前,农机购置补贴的形势如何?应该怎么看?我个人认为可用四句话概况:作用越来越突显,任务越来越繁重,监管越来越严格,责任越来越重大。若用一句话表述,那就是:使命光荣责任大。

(一)政策成效显著,高层充分认可

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2月21日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暨农机化工作座谈会会上指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10多年来,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拉动内需等一举多得的好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和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农机总动力连续跃上7亿、8亿、9亿和10亿千瓦四大台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幅超过了政策实施前35年的增幅,实现了重大历史性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事实证明,在目前几项农业补贴政策中,农机购置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即政策效力、效应是最好的之一。

正是因为农机购置补贴效果好,中央1号文件才连续多年强调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扩大实施范围。事实也是如此,购机补贴资金从2004年全国的7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217.5亿元,增长310倍,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认可,对全国购机补贴工作的认可。从事这项工作的农机人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

(二)任务越来越重,监管越来越严

一方面是工作任务重,由于购机补贴政策的选择性和非普惠制的特性,10多年来,补贴政策一直在调整,操作模式一直在完善,每年实施前均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实施中还要进行机具核实、申请者资格审查,信息公示等,工作量之大、程序之多,超越任何一项农机化工作。原来1-2人能做完的事现在几个人都忙不过来,从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同志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另一方面是工作责任大。农机购置补贴要求高,涉及面广,工作链条长,在实际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如规范实施与便民服务的矛盾、资金不足与购机旺盛的矛盾、顶层设计与实际运行的矛盾等,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际工作中往往首先是问责农机部门,农机人。表现在舆论监管上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尤其是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更是前所未有。

从全国层面上讲,全国检察部门将近3年农机购置补贴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监管和督查,提出有诉必查,查必有果。全国农机部门因购机补贴出事的的确不少,重庆出事了,陕西出事了,江西、广西也出事,我省一些县农机部门也有出事的。随着涉农资金职务预防犯罪工作的深入,购机补贴几乎年年都要接受审计,去年以来,先后来省局开展购机补贴审计的有安徽省审计厅、安徽省财政厅监督监察局、国家审计署郑州特派办、国家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等,反复审计,多次审计。不仅要查资金分配,还要查工作流程,不仅要查省局,也要延伸查市县、查企业。实话说,压力真的不小,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前几天,国家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就查出我们省一个县2011年和2012年违规给不符合补贴对象办理打捆机补贴的事,要求整改,听后处理。其他县没有去查,是否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违规情况?希望大家高度关注。

随着反腐工作的深入,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2011和2012年审计后,2013年的购机补贴审计很快就会来临,请各市县务必高度重视,务必提前整理好一切资料,缺什么抓紧补什么,错了的事抓紧自己纠正,到时候让别人查出来想改可能就不容易了。

(三)增强奉献精神,树立责任意识

农机购置补贴是依据农机化促进法而设立的农机化促进政策,落实好这项促进政策,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是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农机部门的职责。此项职责神圣而又光荣。因为农机化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农业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体面生产生活。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农机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农机部门则作为各级政府农机化管理的职能部门,落实好购机补贴工作责无旁贷,应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大力推进作风建设。落实补贴工作要勇于担当,勇于奉献。不能因任务重就躲让,更不能因个别人出事就背上思想包袱,担心出事,不愿作为,不敢作为,甚至提出换岗和轮岗要求。

压力是责任的体现,是制度的延伸。没有压力,工作就失去动力,没有制度,工作就会跑偏。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首先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通过对当地农机化发展规划,摸清需要,明确目标,确定重点,进一步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和导向性;其次要勤于调研,勇于创新。各地情况不同,各方面要求差异,如何保证让强农惠农政策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又能让各方面比较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善于创新,善于完善。第三要严于律己,敢于公开。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办法来规范工作流程。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推进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的全程公开,即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三、吃透政策,认真实施,力争今年农机购置补贴再创新业绩

本着“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务实高效”的原则,2014年,我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购机补贴政策进行了微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改进模式、优化流程。改“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为“自主购机、带机申请、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户”。相对去年,重点改全价购机为自主购机,改直补到卡为直补到户,突出强调了带机申请和定额补贴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进一步减少行政对购机市场的干预,鼓励农民自主购机、自主议价。补贴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增加了一些审核关,进一步明确了申请各环节要求,优化了流程。

(二)明确重点、引导发展。围绕农机化发展需求,确定深松机、水稻插秧机等13种型号的机械为重点补贴机具,优先补贴。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对秸秆综合处理机具敞开补贴,满足省域内所有农民购机需求。事实上就是普惠,但为什么又不能说普惠呢?关键还是资金问题,只能是优先保证,用完为止。鼓励优先补贴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突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在补贴机具台数上限同普通农户有所区分。农户年度申请补贴台数上限为3台套,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年度申请补贴台数上限为10台套。

(三)精简品目、强化监管。补贴机具范围从2013年91品目减少到88个品目。取消非农业生产急需且难以管理的育秧硬盘、碾米机、其他茶叶加工机械、毛竹加工机械、网箱养殖设备、织网机、农用挖掘机、挖坑机8个品目。新增花生收获机、薯类收获机、热风炉、压块机、平地机5个品目。

同时,从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出发,规定补贴额较低的农机具可以不列入补贴范围。具体由各县根据实际确定。

允许各地根据地域特点和农业发展需要,在省确定的88个品目中具体确定本地的具体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但必须经县级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研究批准,报省局审批。

(四)取消备案、不再叠加。进一步发挥企业确定经销商的自主权,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设定补贴产品经销商资质条件,自主确定补贴产品经销商,取消经销商资质备案工作,但强调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的连带责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同类产品在省域内补贴额保持一致,各市县也不得出台政策安排资金对补贴机具进行累加补贴。为防止倒卖,取消对插秧机等产品的省级累加补贴,血防区插秧机与非血防区执行同样的补贴额,手扶拖拉机的补贴额也适度下调。

(五)微调标准,确保重点。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销售大省,虽然每年补贴资金不断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拖拉机,收割机等重点机具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为突出重点环节机具的发展,为顾及更多人的利益,今年我省首次确定重点机具和非重点机具,重点机具按照农业部确定的补贴额执行,非重点机具的补贴额在农业部确定的补贴基础上下调10%。考虑到淮河以南地区对8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需求实际,虽然,80到90 马力段的拖拉机不是重点,但也执行农业部确定的补贴额执行。

(六)报废更新,继续试点。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安徽省2013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执行,2012年,全省报废更新机具513台,受益农户484户,落实报废更新资金1828万元。这项工作规定具体,标准严格,容易出问题,特提醒各地务必精心操作,把好事办好。

(七)先到先补,用完为止。这是在资金不能实行普惠的情况下,开展一站式服务确定补贴对象和引导农机销售的办法。去年一年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今年继续执行。这项政策的执行,必须与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公开,及时宣传到位相衔接,否则就容易出问题。2013年,有个别县未能很好执行这项规定,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擅自答应农民和经销商,当年补不到下年可以补,错误引导销售,制造矛盾。

本次会议之后,各级农机部门应认真组织学习,领会2014年我省农机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精神,4月份省局将开展购机补贴宣传培训月活动,分区域对购机补贴工作人员、生产企业及经销商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补贴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各地在具体实施时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谋划,科学制定方案。任何一项政策的调整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作为基层农机部门应主动作为,积极调研,善于思考和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当地农机化发展重点做好资金分配。方案制定要严格履行程序,坚持集体研究,大家共商的机制,绝不能个人说了算,一定要经当地购机补贴领导小组集体研究通过。实施过程中若有调整也必须履行报批程序,确保程序不违规。

二是主动宣传,确保阳光操作。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补贴政策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全程全面公开。在实施前,要公布实施方案等全部内容,让农民有知情权;在实施中,要及时公布资金使用进度等,让农民有选择权;在实施后,要公布补贴实施情况,让农民有监督权。各级农机化信息网是我们政策宣传的重要平台,各地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完善性和及时性。通过宣传和阳光操作,增进社会理解和支持,营造更和谐的购机补贴工作氛围。

三是完善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各地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针对易出现违规问题的方面要制定防范性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到位。深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并重的腐败惩防体系,确保廉洁实施。等一会,刘局长还要做廉政风险防控专题重要讲话,还要专题部署,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四是强化监管,规范权力运行。全力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督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主动汇报,避免矛盾激化。高度重视群众信访投诉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制,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同财政部门的紧密合作,邀请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五是注重绩效,健全考核机制。注重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按照部司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层层签订购机补贴责任书,由于时间关系,今天选择了6个市在会上与省局签订责任书,会后还将与剩余的10个市、2个直管县及省农垦再签责任书。希望各市、县按照要求层层签订好责任书。各级要健全绩效考核的各项制度和办法,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认真开展绩效考核,考核后要及时整理绩效考核材料,健全绩效考核档案。通过考核引导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高效、廉洁实施。

同志们,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将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执行到位,让我们携起手来,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为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安徽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