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田管家”抢收帮大忙 《阜阳日报》

07.06.2016  19:13

      5月下旬以来,断断续续的阴雨天气给午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有的农户甚至因找不到农机错过了最佳抢收时机。然而,记者近日在颍泉区宁老庄镇采访发现,通过“田保姆”托管协议委托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的2万亩小麦,不但没有因不良天气影响收割,反而在较为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有一个不错的收成。同时,为保障签约农户的利益,合作社种植的288亩小麦则放到了最后收割,合作社的8台秸秆打捆机下地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秸秆禁烧工作。
      先人后己抢收小麦
      6月4日下午16∶00,记者来到位于宁老庄镇老庄社区的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时,今年50岁的合作社负责人宁光雅正忙着安排收割机抢收托管的小麦。2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有24台在签约农户的地里作业,只有两台收割机在合作社自有的288亩良种田里抢收小麦。                     “合作社的小麦只占托管小麦的百分之一,要是先割我的小麦,签约农户肯定会说我自私。”宁光雅告诉记者,去年秋季,他所在的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田保姆”土地托管新模式,以每亩390元的价格托管了2万亩小麦。按照合同约定,合作社负责提供化肥、种子、农药、田管、植保、收割等全过程服务,签约农户只要在午季把小麦拉回家就行了。由于今年午季降雨较多,从5月下旬开始,宁光雅就安排合作社的26台收割机优先收割签约农户的小麦,最大限度保障他们的收益。                     “要是把收割机都开进我的地里,最多两个小时就能把288亩小麦全部收完。”宁光雅说,当地农民把小麦托管给合作社种植,是对他的一种信任。如果因为合作社的一点小利益影响到大部分农户午季的收成,下一季托管玉米和大豆的协议就不能顺利实施,合作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
      田保姆 保障农户种粮收益
      在宁光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老庄社区荣华自然村的一块麦田里,比较托管小麦与农户自种小麦的差别。一眼望去,托管小麦在午季降雨的影响下,基本上没有出现倒伏的情况;而农户自种小麦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同时还表现出麦穗偏小、杂草偏多的现象。                     “合作社托管的小麦用的全是‘烟农999’优质品种,抗倒伏能力比较强。”宁光雅告诉记者,经过8年多发展,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一家集农机维修服务、农机信息咨询、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与培训、跨区作业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灌溉、播种、收割、打捆等农业机具500多台套,吸纳社员300多人。为应对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田管家”土地经营新模式,在良种选用、植保服务、农机推广和秸秆打捆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为托管农田有效应对不良天气创造了条件。                     以今年的小麦托管为例,合作社在良种选用上采用抗病、抗倒伏更强的“烟农999”;同时,加强科学田管,先后实施了三次“一喷三防”,有效遏制了小麦病虫害,保证了小麦产量。
      秸秆打捆 免除后顾之忧
        在抢收小麦的同时,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的8台秸秆打捆机也开进了托管农户的麦田里,把收割机留下的秸秆打成一个个结实的方捆。                     “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面积,接近全镇小麦种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只要合作社能够做好秸秆打捆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免除政府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的后顾之忧。”宁老庄镇党委书记刘继光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引进了7家秸秆集中收储企业,设立了17个秸秆收储点,只要拉到这些收储点,每捆秸秆当时就能立即结算运费。除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的8台打捆机外,全镇还有76台不同类型的秸秆打捆机同时下地作业,平均每1000亩就能达到1台。对于打好捆的秸秆,农户可拉回家当燃料,也可送到就近的收储点结算运费。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转运秸秆的农户,镇里依托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人赶在夏种之前及时转运到秸秆收储点,为下一步综合利用做准备。                     “截至6月5日18时,宁老庄镇的8.9万亩小麦已收割90%以上,南部因地势低洼暂时不能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地块,也将于近期收割完。”刘继光说,预计6月7日前后,全镇秸秆打捆结束后,老雅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就可以开展跨区作业了。(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叶陆苗/文 特约摄影 余波)

信息来源:《阜阳日报》20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