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改革,蹄疾更须步稳
信息来源:2014年5月8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第2版
洪曙光
4月24日,《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土改“千秋”败局——一个重庆村庄的7年试点》的报道,说的是重庆市千秋村城乡统筹改革示范区里的农地改革试点,由于政策与资本的不合拍,以及投资者、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纠结”,在7年后走到绝境的事情。
分析千秋村农地改革试点失败的主要原因,不难看出,可以归咎于企业和政府都把“宝”压在“以承包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为抵押进行贷款、直接在承包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盖商业建筑”上。企业以总投资额10%的资金投入土地流转,集中建民房,在“腾”出的空闲地上实施土地整治,承诺按期支付农民土地流转租金,而且谋划建设“稻田里的酒店”;政府则慷慨解囊,按照土地整治资金的1∶2配比财政拨款。这种对政策的不合理把握和运用,其结果不言自明:土地权属问题无法解决,企业对建设用地的实际需求与紧俏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严重脱节,贷款难以到位,政府资金不能兑现,农民的租金得不到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谋定而后动,行动要快,步子要稳,不仅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也是敢试敢闯和稳扎稳打相统一。然而,现实中人们往往将主观能动性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甚至超越法律法规的限制,自行解读政策。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少数地方不顾村镇规划与土地规划的不衔接,盲目引进企业资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大拆大建,把“宝”压在规划调整和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上。一旦受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的限制,村庄整治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无法调剂到城镇使用,指标调剂收益也不能及时实现,农民的租金就难以兑现,企业就会进入不可逆转的“死胡同”,政府面临“底特律效应”风险,改革恐将陷入蹄疾而步乱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做到蹄疾而步稳并不难,关键是尊重客观规律。其实,投资千秋村的重庆庆业爱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就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公司在投建村民新居的同时,拿出近200亩土地试点葡萄园专业合作社,有20多户成为葡萄园合作社最早一批股东,每户投资500元~10000元不等,占股70%,公司占30%,实现了公司与农民双赢的局面。当问及为什么不继续做时,公司的回答是已经没有钱也没有心气。正是尊重没有资金的客观事实,让公司和农民都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同样,笔者了解到,安徽省宁国市在实施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打造了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做到了政府搭台、投资人和农民唱主角,实现了多方共赢。宁国市政府在总结3年多来的实践时,把“谋定而后动、蹄疾而步稳”作为经验。
面对汹涌澎湃的农地改革大潮,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勇敢前行,更应该三思而后行。要把激情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上,把豪情绑定在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怀敬畏规划之心,谋政策法规允许之事,走一步总结一步,积跬步以致千里。